• 为人的成语 (787个)

    501

    公正廉明

    成语拼音:
    gōng zhèng lián míng
    成语解释:
    公平正直,廉洁严明。
    成语出处:
    清·许奉恩《里乘》第六卷:“公正廉明,爱才如命。”
    502

    高掌远跖

    成语拼音:
    gāo zhǎng yuǎn zhí
    成语解释:
    比喻开拓,开辟。
    成语出处:
    汉 张衡《西京赋》:“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跖,以流河曲。”
    503

    黑白混淆

    成语拼音:
    hēi bái hùn xiáo
    成语解释:
    把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颠倒是非,制造混乱。
    成语出处:
    《后汉书·杨震传》:“白黑溷淆,清浊同源。”
    504

    毫发不爽

    成语拼音:
    háo fà bù shuǎng
    成语解释:
    毫发:细发和头发;爽:差错。形容一丝一毫都不差。也作“毫厘不爽”。
    成语出处:
    明 李贽《观音问 答自信》:“悭贪者报以饿狗,毒害者报以虎狼,分厘不差,毫发不爽。”
    505

    厚古薄今

    成语拼音:
    hòu gǔ bó jīn
    成语解释:
    在学术上重视、推崇古代的;轻视、鄙薄现代的。多用于学术研究方面。
    成语出处:
    宋 米芾《宝晋英光集 蚕赋》:“由斯而言,则予之功,非欲厚古而薄今,时之异也。”
    506

    含垢忍耻

    成语拼音:
    hán gòu rěn chǐ
    成语解释:
    忍受耻辱。
    成语出处:
    宋·胡铨《上高宗封事》:“陛下尚不觉悟,竭民膏血而不恤,忘国大雠而不报,含垢忍耻,举天下而臣之,甘心焉。”
    507

    和光同尘

    成语拼音:
    hé guāng tóng chén
    成语解释:
    和;同:一起;混同;光:荣耀;尘:尘俗。指把光荣与尘浊同样看待。
    成语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和其光,同其尘。”
    508

    好高骛远

    成语拼音:
    hào gāo wù yuǎn
    成语解释:
    好:喜欢;骛:从事;追求。喜欢高的;追求远的。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成语出处:
    《宋史 道学传一 程灏》:“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509

    画虎类犬

    成语拼音:
    huà hǔ lèi quǎn
    成语解释:
    画虎画得像只狗。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伦不类。
    成语出处:
    唐 刘知幾《史通 六家》:“观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语》、临川《世说》,可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也。”
    510

    好好先生

    成语拼音:
    hǎo hǎo xiān shēng
    成语解释:
    指不坚持原则;对谁也不敢或不愿得罪的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水仙子 冬》曲:“只不如胡卢兄弟每日相逐趁,到能够吃肥羊饮巨觥,得便宜是好好先生。”
    511

    晦迹韬光

    成语拼音:
    huì jì tāo guāng
    成语解释:
    晦、韬:隐藏;迹:踪迹;光:指才华。指将自己的才华隐藏起来,不使外露。
    成语出处:
    元 王仲元《江儿水 叹世》:“竹冠草鞋粗布衣,晦迹韬光计。”
    512

    毫厘千里

    成语拼音:
    háo lí qiān lǐ
    成语解释:
    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
    513

    画水镂冰

    成语拼音:
    huà shuǐ lòu bīng
    成语解释:
    在水上作画,在冰上雕刻。比喻劳而无功。
    成语出处:
    汉 桓谭《新论》:“画水镂冰,与时消释。”
    514

    横拖倒拽

    成语拼音:
    héng tuō dào zhuāi
    成语解释:
    拽:用力拉扯。指用暴力强拖硬拉。
    成语出处:
    明 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四:“众皂隶一齐动手,把娇娇嫩嫩的一个尼姑,横拖倒拽,捉将下来。”
    515

    混淆黑白

    成语拼音:
    hùn xiáo hēi bái
    成语解释:
    混淆:混杂不清;使界限模糊。把黑的白的故意搅在一起。指有意制造混乱以颠倒是非。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震传》:“白黑溷淆,清浊同源。”
    516

    混淆是非

    成语拼音:
    hùn xiáo shì fēi
    成语解释:
    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比喻故意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成语出处:
    清 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锢蔽见闻,淆混是非。”
    517

    壶中日月

    成语拼音:
    hú zhōng rì yuè
    成语解释:
    旧指道家悠闲清静的无生活。
    成语出处:
    唐 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诗:“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518

    壶中天地

    成语拼音:
    hú zhōng tiān dì
    成语解释:
    指道家的生活。
    成语出处:
    元 刘秉忠《永遇乐》词:“壶中天地,目前今古,今日还明日。”
    519

    举措失当

    成语拼音:
    jǔ cuò shī dàng
    成语解释:
    举措:举动、措置;失当:不恰当。举动安排不得当。
    成语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禁藏》:“举措失当,众民不能成。”
    520

    就地取材

    成语拼音:
    jiù dì qǔ cái
    成语解释:
    就在原地寻取所需要的材料。
    成语出处:
    《诗经 豳风 七月》:“蚕月条桑。”唐 孔颖达疏《十字注疏》:“条其桑而采之,谓斩条于地,就地采之也。”
    * 为人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