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谓式成语 (5320个)

    341

    余响绕梁

    成语拼音:
    yú xiǎng rào liáng
    成语解释:
    见“余音绕梁”。
    成语出处:
    晋·张华《博物志》卷八:“秦青顾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遗粮,过雍门,鬻歌假食而去,馀响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342

    一息尚存

    成语拼音:
    yī xī shàng cún
    成语解释:
    还有一口气。指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宋 朱熹集注:“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远矣。”
    343

    义形于色

    成语拼音:
    yì xíng yú sè
    成语解释:
    义:正义;伸张正义;形:表现;见之于形;色:脸色。伸张正义的神态流露在脸面上。
    成语出处:
    《公羊传 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义形于色矣。”
    344

    要言不烦

    成语拼音:
    yào yán bù fá
    成语解释:
    要:简要;烦:烦琐。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一点不罗嗦。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管辰《管辂别传》:“可要言不烦也。”
    345

    一言兴邦

    成语拼音:
    yī yán xīng bāng
    成语解释:
    一句话可以兴国。
    成语出处:
    《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唐·刘禹鍚《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古所一言兴邦者,信哉!”
    346

    言与心违

    成语拼音:
    yán yǔ xīn wéi
    成语解释:
    言语与心意相违背。
    成语出处:
    《吴子·图国》:“臣以见占隐,以往察来,君何言与心违?”
    347

    一语中的

    成语拼音:
    yī yǔ zhōng de
    成语解释:
    见“一语破的”。
    成语出处:
    马南邨《燕山夜话·交友待客之道》:“这是把虚心看做交友待客的根本态度,真可一语中的,抓住了要害。”
    348

    一字不差

    成语拼音:
    yī zì bù chā
    成语解释:
    一个字也没有更改,与原文雷同。也指一个字也不错
    成语出处:
    明·西湖渔隐人《欢喜冤家》第17回:“春香把香盒送与了他,把楚楚吩咐言语一字不差传与老孔。”
    349

    一字不识

    成语拼音:
    yī zì bù shí
    成语解释:
    一个字也不认识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那儿或是年老的,或是貌丑的,或是一字不识的村牛,你却不肮脏了一世。”
    350

    哑子吃黄连

    成语拼音:
    yǎ zǐ chī huáng lián
    成语解释:
    歇后语。比喻有苦说不出。
    成语出处:
    明·伏雌教《醋葫芦》第三回:“正是哑子吃黄连,苦在自肚里,敢怒不敢言。”
    351

    一坐皆惊

    成语拼音:
    yī zuò jiē jīng
    成语解释:
    见“一坐尽惊”。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张欲自发无端。顷之,长史诸贤来清言,客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末坐判之,言约旨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
    352

    一字千钧

    成语拼音:
    yī zì qiān jūn
    成语解释:
    一个字有千钧重(钧:古代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形容文字很有分量。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钟嵘《诗品 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几乎一字千金。”
    353

    志存高远

    成语拼音:
    zhì cún gāo yuǎn
    成语解释:
    指立志很高远,有雄心壮志
    成语出处:
    熊召政《张居正》第三卷第九回:“皇上年纪虽小,但志存高远,可以料定他长大之后,必然是一位英明君。”
    354

    造车合辙

    成语拼音:
    zào chē hé zhé
    成语解释:
    观同客观相符合。
    成语出处:
    宋·周煇《清波杂志》第五卷:“反观序《修水集》造车合辙之语,则知持此论旧矣。”
    355

    枝大于本

    成语拼音:
    zhī dà yù běn
    成语解释:
    树枝比树干大。比喻臣下势力超过皇上。
    成语出处:
    《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通奸猾,侵细民,家累巨万,横恣颖川,凌轹宗室,侵犯骨肉,此所‘枝大于本,胫大于股,不折必披。’”
    356

    州官放火

    成语拼音:
    zhōu guān fàng huǒ
    成语解释:
    州官:一州的长官。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
    成语出处: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五卷:“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357

    造化弄人

    成语拼音:
    zào huà nòng rén
    成语解释:
    造化:迷信者所的运气,福分。指命运作弄人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7回:“我们在坐四十五人,似乎并无一人落第,那知今日竟有八人之多,可见天道不测,造化弄人,你又从何捉摸。”
    358

    自力更生

    成语拼音:
    zì lì gēng shēng
    成语解释:
    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获得生命。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业发展兴旺。更生:重新获得生命。
    成语出处: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
    359

    足履实地

    成语拼音:
    zú lǚ shí dì
    成语解释:
    履:踩踏。脚踏实地。比喻实事求是,平实而不虚浮
    成语出处:
    《宋史·刘甲传》:“生平常:吾无他长,惟足履实地。”
    360

    灾难深重

    成语拼音:
    zāi nán shēn zhòng
    成语解释:
    灾难很多,而且严重
    成语出处:
    曹禺《永远向前》:“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时期,毛席这篇《讲话》坚决有力地指挥着我们。”
    * 主谓式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