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谓式成语 (5320个)

    621

    鼻息如雷

    成语拼音:
    bí xī rú léi
    成语解释:
    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成语出处:
    宋 沈括《梦溪笔谈 人事》:“上使人微觇准所为,而准方酣寝于中书,鼻息如雷。”
    622

    报应不爽

    成语拼音:
    bào yìng bù shuǎng
    成语解释:
    报应:佛家语,指因果报应;爽:差失。做恶者必得恶报,从来没有差错的。
    成语出处:
    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四回:“男男女女,人千人万,那一个不说是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623

    八音迭奏

    成语拼音:
    bā yīn dié zòu
    成语解释:
    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迭:交互,轮流。八类乐器轮番演奏。表示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
    成语出处:
    《晋书 乐志下》:“八音迭奏,雅乐并作。”
    624

    八音遏密

    成语拼音:
    bā yīn è mì
    成语解释:
    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遏:阻止;遏密:指皇帝死后停止演奏音乐。各种乐器停止演奏。指国家元首去世
    成语出处:
    《尚书 舜曲》:“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625

    病由口入

    成语拼音:
    bìng yóu kǒu rù
    成语解释:
    见“病从口入”。
    成语出处:
    《云笈七签》卷三五:“病由口入,节宣方也;生劳败静,养道性也。”
    626

    邦以民为本

    成语拼音:
    bāng yǐ mín wéi běn
    成语解释: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成语出处:
    《尚书 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627

    伯俞泣杖

    成语拼音:
    bó yú qì zhàng
    成语解释:
    伯俞:古代孝子名。形容对父母极为孝顺
    成语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毛义捧檄,为亲之存;伯俞泣杖,因母之老。”
    628

    白鱼入舟

    成语拼音:
    bái yú rù zhōu
    成语解释:
    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
    成语出处:
    《尚书大传》第三卷:“八百诸侯俱至孟津,白鱼入舟。”
    629

    白衣送酒

    成语拼音:
    bái yī sòng jiǔ
    成语解释:
    穿白衣的人来送酒。指人心想事成
    成语出处:
    南朝·宋·檀鸾《续晋阳秋》:“陶潜九日无酒,出篱边怅望久耶,见白衣人至,乃王弘送酒使也。”
    630

    白玉无瑕

    成语拼音:
    bái yù wú xiá
    成语解释:
    瑕:玉上的赤色斑点。洁白的美玉上没有一点疵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
    成语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吉州福寿和尚》:“问:‘不曾博览空王教略,借玄机试道看。’师曰:‘白玉无瑕,卞和刖足。’”
    631

    白玉微瑕

    成语拼音:
    bái yù wēi xiá
    成语解释:
    白玉上的小斑点。比喻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
    成语出处:
    唐 吴兢《贞观政要 公平》:“君子小过,盖白玉之微瑕;小人小善,乃铅刀之一割。”
    632

    白眼相看

    成语拼音:
    bái yǎn xiāng kàn
    成语解释:
    看别人时眼睛朝上或旁边,现出白眼珠,表示轻蔑,不屑一顾,对人不礼貌。
    成语出处:
    宋·杨万里《诚斋集·都下和同舍李元老承信赠诗之韵》第四卷:“尽今俗客不妨来,白眼相看勿分剖。”
    633

    布衣雄世

    成语拼音:
    bù yī xióng shì
    成语解释:
    布衣:平民。一个平民成了世间的英雄
    成语出处: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敏慧》:“袁绍称郑玄以布衣雄世。”
    634

    百业萧条

    成语拼音:
    bǎi yè xiāo tiáo
    成语解释:
    萧条:冷落、凋敝。指各行各业都很冷落、不兴旺。形容社会的衰败。
    成语出处:
    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在一切蒋介石统治区域,贪污遍地,特务横行,捐税繁重,物价高涨,经济破产,百业萧条,征兵征粮,怨声载道。”
    635

    博弈犹贤

    成语拼音:
    bō yì yóu xián
    成语解释:
    后指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成语出处:
    语出《论语 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636

    伯玉知非

    成语拼音:
    bó yù zhī fēi
    成语解释: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637

    蚌鹬争衡

    成语拼音:
    bàng yù zhēng héng
    成语解释:
    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都不相让。渔翁来后把两个都捉住。比喻双方争执两败俱伤,便宜第三者
    成语出处:
    蔡寅《变鸦楼三十年诗征序》:“蚌鹬争衡,鱼龙曼衍,离奇变幻之局,孰有甚于近三十年者。”
    638

    兵已在颈

    成语拼音:
    bīng yǐ zài jǐng
    成语解释:
    颈:颈项。刀已架在脖子上。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5回:“夷吾曰:‘此辈兵已在颈,尚欲累人耶?’”
    639

    兵以诈立

    成语拼音:
    bīng yǐ zhà lì
    成语解释:
    兵:军事,战争;诈:欺骗。用兵作战要善于用计谋迷惑对立,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成语出处:
    春秋·齐·孙武《孙子·军争》:“兵以诈立,以利功,以分合为变者也。”
    640

    白蚁争穴

    成语拼音:
    bái yǐ zhēng xué
    成语解释:
    比喻竞逐名利。
    成语出处:
    元 马谦斋《沉醉东风 自悟》曲:“取富贵青蝇竞血,进功名白蚁争穴。”
    * 主谓式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