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字成语 (529个)

    221

    临时抱佛脚

    成语拼音:
    lín shí bào fó jiǎo
    成语解释:
    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猝张罗为“临时抱佛脚”。
    成语出处:
    唐 孟郊《读经》诗:“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222

    来世不可待

    成语拼音:
    lái shì bù kě dài
    成语解释:
    对于未来的事,不可期望等待。
    成语出处:
    《庄子·人间世》:“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223

    鹿死不择音

    成语拼音:
    lù sǐ bù zé yīn
    成语解释:
    比喻只求能够安身,并不选择地方。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十七年》:“‘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224

    鹿死不择荫

    成语拼音:
    lù sǐ bù zé yīn
    成语解释:
    比喻只求安身,不择处所。亦比喻情况危急,无法慎重考虑。
    成语出处:
    见“鹿死不择音”。
    225

    庐山真面目

    成语拼音:
    lú shāng zhēn miàn mù
    成语解释:
    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指庐山的真实面目。用以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
    成语出处:
    宋 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26

    漏瓮沃焦釜

    成语拼音:
    lòu wēng wò jiāo fǔ
    成语解释:
    用漏瓮里的余水倒在烧焦的锅里。比喻情势危急,亟待挽救。
    成语出处: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且救赵之务,宜若奉瓮沃焦釜也。”
    227

    鲤鱼跳龙门

    成语拼音:
    lǐ yú tiào lóng mén
    成语解释:
    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成语出处:
    《埤雅 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
    228

    两眼一抹黑

    成语拼音:
    liǎng yǎn yī mā hēi
    成语解释:
    瞎眼。比喻对周围情况一无所知
    成语出处:
    王朔《一点正经没有》:“两眼一抹黑两耳不闻窗外事就在文学本体上倒腾先谓语后主语光动词没名词一百多句不点标点看晕一个算一个!”
    229

    摸不着头脑

    成语拼音:
    mō bù zháo tóu nǎo
    成语解释:
    指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1回:“袭人一时摸不着头脑,也只管站在旁边呆呆的看着他。”
    230

    慢工出细活

    成语拼音:
    màn gōng chū xì huó
    成语解释:
    指不急于求成,精心制作,才能出完美的产品
    成语出处:
    高阳《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只要不限辰光,‘慢工出细活’一定的道理。”
    231

    鸣鼓而攻之

    成语拼音:
    míng gǔ ér gōng zhī
    成语解释:
    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成语出处:
    《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232

    卖狗皮膏药

    成语拼音:
    mài gǒu pí gāo yào
    成语解释:
    比喻说得很动听,实际上在骗人
    成语出处:
    刘复《自序》:“再往下说,那就是信口开河,不如到庙会上卖狗皮膏药去!”
    233

    面红脖子粗

    成语拼音:
    miàn hóng bó zǐ cū
    成语解释:
    脸红脖子变粗。形容因激动、窘迫、发怒或羞渐而脸色涨红的样子
    成语出处:
    高阳《玉座珠帘》:“皇帝面红脖子粗地大骂言官沽名钓誉,恭王与醇王自恃长亲,渺视皇帝,话越说越多,也越离谱了。”
    234

    猕猴骑土牛

    成语拼音:
    mí hóu qí tǔ niú
    成语解释:
    比喻职位提升很慢。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引《世语》:“君,名公之子,少有文采,故守吏职;猕猴骑土牛,又何迟也。”
    235

    面和心不和

    成语拼音:
    miàn hé xīn bù hé
    成语解释:
    表面上很和气,心里却有矛盾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六回:“船厂大臣又给他面和心不和,将领既不熟悉,兵士又没感情,他却忘其所以,大权独揽,只弄些小聪明,闹些空意气。”
    236

    面和意不和

    成语拼音:
    miàn hé yì bù hé
    成语解释:
    意:心意。表面上很和气,心里却有矛盾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为此两下面和意不和。”
    237

    没巧不成话

    成语拼音:
    méi qiǎo bù chéng huà
    成语解释:
    无巧不成书。指非常凑巧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自古道:‘没巧不成话。’这妇人手里拿叉杆不牢,失手滑将倒去,不端不正,恰好打在那人头巾上。”
    238

    盲人骑瞎马

    成语拼音:
    máng rén qí xiā mǎ
    成语解释:
    瞎子骑着瞎马。形容乱闯瞎撞,非常危险。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因共作了语……复作危语。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239

    瞒上不瞒下

    成语拼音:
    mán shàng bù mán xià
    成语解释:
    瞒:也作“漫”,欺骗,蒙蔽。瞒着上面,不瞒下面。指通同作弊,不使上级知道。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六回:“现在是上头堂官晓得了这桩事情。不瞒老哥说:这些事情原是瞒上不瞒下,常常有的,就是家兄及兄弟也常常替人家经手。”
    240

    谩上不谩下

    成语拼音:
    mán shàng bù mán xià
    成语解释:
    瞒:欺骗。欺骗上级,对下级无所顾忌
    成语出处:
    宋·江万里《宣政杂录·通同部》:“又谓制作之法曰:‘谩上不谩下’,通衢用以为戏云。”
    * 五字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