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字成语 (529个)

    321

    四海皆兄弟

    成语拼音:
    sì hǎi jiē xiōng dì
    成语解释:
    “四海”指天下,全国。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
    成语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322

    身后识方干

    成语拼音:
    shēn hòu shí fāng gān
    成语解释:
    比喻一个人才,生前无人赏识,死后才被重视。
    成语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放眼古今多少恨,可怜识后识方干。”
    323

    事后诸葛亮

    成语拼音:
    shì hòu zhū gé liàng
    成语解释:
    比喻事后自称有先见之明的人。
    成语出处:
    向春《煤城怒火》第二二章:“不是我事后诸葛亮,决定拉武装时我就说过,我们不拉出去,郭忠还可以存在,因为引不起小岛的注意。”
    324

    岁寒知松柏

    成语拼音:
    suì hán zhī sōng bǎi
    成语解释:
    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成语出处:
    《论语 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25

    事急无君子

    成语拼音:
    shì jí wú jūn zǐ
    成语解释:
    谓人到紧急关头,就顾不得讲规矩、礼貌了。
    成语出处:
    清 钱彩《说岳全传》:“邦杰道:‘好一匹马,不知何人的?如今事急无君子,只得借他来骑骑。’”
    326

    僧来看佛面

    成语拼音:
    sēng lái kàn fó miàn
    成语解释:
    僧:和尚。和尚来了要看在佛的面子招待他。比喻看有关人士的面子对待来者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这个人是你王公公荐来的,僧来看佛面,不可轻慢于他。”
    327

    十里无真言

    成语拼音:
    shí lǐ wú zhēn yán
    成语解释:
    远处传来的消息不可轻信
    成语出处:
    黎汝青《叶秋红》:“十里无真言,总是越传越玄。”
    328

    司马牛之叹

    成语拼音:
    sī mǎ niú zhī tàn
    成语解释:
    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成语出处:
    《论语 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329

    舍命陪君子

    成语拼音:
    shě mìng péi jūn zǐ
    成语解释:
    舍:舍弃;命;生命;陪:陪伴。指不惜一切陪伴与跟随对方
    成语出处:
    老舍《正红旗下》:“办婚丧大事的人往往倾家荡产,难道亲友不应当舍命陪君子么?”
    330

    司马昭之心

    成语拼音:
    sī mǎ zhāo zhī xīn
    成语解释: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高贵乡公传》:“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331

    三年不窥园

    成语拼音:
    sān nián bù kuī yuán
    成语解释:
    窥:偷看。眼睛看不见园中的景色。形容学习、研究专心致志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书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332

    十年九不遇

    成语拼音:
    shí nián jiǔ bù yù
    成语解释:
    比喻很少有,多年也难遇到一次。
    成语出处:
    333

    杀人不见血

    成语拼音:
    shā rén bù jiàn xuè
    成语解释:
    杀了人不露一点痕迹。形容害人的手段非常阴险毒辣。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那李林甫混名叫做李猫儿,平昔不知坏了多少大臣,乃是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
    334

    损人不利己

    成语拼音:
    sǔn rén bù lì jǐ
    成语解释: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成语出处:
    鲁迅《书信 致曹聚仁》:“只有损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对的。”
    335

    三人成市虎

    成语拼音:
    sān rén chéng shì hǔ
    成语解释:
    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成语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一星能挠椎。”
    336

    山锐则不高

    成语拼音:
    shān ruì zé bù gāo
    成语解释:
    比喻人太露锋茫,就成不了大事。
    成语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山锐则不高,水径则不深。”
    337

    三思而后行

    成语拼音:
    sān sī ér hòu xíng
    成语解释:
    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成语出处:
    《南齐书·公冶度》:“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338

    世上无难事

    成语拼音:
    shì shàng wú nán shì
    成语解释:
    天下没有难事。
    成语出处:
    宋 陈元靓《事林广记》第九卷:“世上无难事,人心自不坚。”
    339

    时势造英雄

    成语拼音:
    shí shì zào yīng xióng
    成语解释:
    时势:一段时期内的客观形势。特定的历史条件,如社会动荡,使人的聪明才智显露出来,并相互作用,使之成为英雄人物。
    成语出处:
    冰心《去国》:“以我这样的少年,回到少年时代大有作为的中国,正合了‘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那两句话。”
    340

    十万八千里

    成语拼音:
    shí wàn bā qiān lǐ
    成语解释:
    形容相距极远。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4回:“行者道:‘十万八千里。十停中还不曾走了一停哩。’”
    * 五字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