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开头的成语 (392个)

    301

    有酒胆,无饭力

    成语拼音:
    yǒu jiǔ dǎn,wú fàn lì
    成语解释:
    有借着喝酒显示出来的胆量,在平常的生活中则没有勇力。指只有一时冲动的勇气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9回:“如今薛蟠本是个怜新弃旧的人,且是有酒胆,无饭力的。”
    302

    一客不犯二主

    成语拼音:
    yī kè bù fàn èr zhǔ
    成语解释:
    一个人全部承担,或由一个人始终成全其事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悟空道:‘一客不犯二主。若没有,我也定不出此门。’”
    303

    掩口胡卢而笑

    成语拼音:
    yǎn kǒu hú lú ér xiào
    成语解释:
    胡卢:喉间的笑声。捂着嘴笑,指暗笑,窃笑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304

    远亲不如近邻

    成语拼音:
    yuǎn qīn bù rú jìn lín
    成语解释:
    指远方的亲戚虽然关系密切;但不如住在近处的邻居能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关系更密切。
    成语出处:
    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四折:“岂不闻远亲呵不似我近邻,我怎敢做的个有口偏无信。”
    305

    拥孺人,抱稚子

    成语拼音:
    yōng rú rén,bào zhì zǐ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306

    一十八般兵器

    成语拼音:
    yī shí bā bān bīng qì
    成语解释:
    泛指各种兵器。
    成语出处:
    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一折:“你放下一十八般兵器,你抡不动那鞭、简、挝、锤。”
    307

    远水不救近火

    成语拼音:
    yuǎn shuǐ bù jiù jìn huǒ
    成语解释:
    比喻在遥远的地方或较长的时间以后;虽然能找到解救的办法;但解救不了眼前的急难。
    成语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
    308

    远水不解近渴

    成语拼音:
    yuǎn shuǐ bù jiě jìn kě
    成语解释:
    比喻慢的办法救不了急。
    成语出处:
    《韩非子 说林上》:“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
    309

    远水难救近火

    成语拼音:
    yuǎn shuǐ nán jiù jìn huǒ
    成语解释:
    比喻缓慢的救助不能解决眼前的急难
    成语出处: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九回:“只是远水难救近火,可惜这间兴处店面没有货卖。”
    310

    有所恃而不恐

    成语拼音:
    yǒu suǒ shì ér bù kǒng
    成语解释:
    恃:倚仗;恐:害怕。因为有所依仗而毫不害怕,或毫无顾忌
    成语出处: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但是仍然需要建立中心区域的坚实基础,以备白色恐怖到来时有所恃而不恐。”
    311

    以天下为己任

    成语拼音:
    yǐ tiān xià wéi jǐ rèn
    成语解释:
    把国家的兴衰治乱作为自己的责任。
    成语出处:
    《南史 孔休源传》:“休源风范强正,明练政体,常以天下为己任。”
    312

    有一搭没一搭

    成语拼音:
    yǒu yī dā méi yī dā
    成语解释:
    表示故意找话说。也表示可有可无,无足轻重。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9回:“宝玉有一搭没一搭的说些鬼话,黛玉总不理。”
    313

    眼中钉,肉中刺

    成语拼音:
    yǎn zhōng dīng,ròu zhōng cì
    成语解释:
    眼睛里面的疔疮,肌肉中的刺。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讨厌的人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2回:“我们娘儿俩今儿一齐死给他看!替他拔去眼中钉,肉中刺,好等他们来过现成日子!”
    314

    眼中疔,肉中刺

    成语拼音:
    yǎn zhōng dīng,ròu zhōng cì
    成语解释:
    疔:疔疮。眼睛里面的疔疮,肌肉中的刺。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讨厌的人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我见了那穷汉,似眼中疔,肉中刺。”
    315

    有志者事竟成

    成语拼音:
    yǒu zhì zhě shì jìng chéng
    成语解释:
    者:人;竟:终于;成:成功。有志气的人;最后一定成功。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耿渰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316

    止谤莫如自修

    成语拼音:
    zhǐ bàng mò rú zì xiū
    成语解释:
    止:停止,平息;谤:指责。要阻止别人毁谤,最好的方法是修身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昶传》:“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斯言信矣。”
    317

    止谤莫若自修

    成语拼音:
    zhǐ bàng mò ruò zì xiū
    成语解释:
    止:停止,平息;谤:指责。要阻止别人毁谤,最好的方法是修身
    成语出处:
    《新唐书·魏谟传》:“谚曰:‘止寒莫若重裘,止谤莫若自修。’惟陛下崇千载之盛德,去一旦之玩好。”
    318

    战必胜,攻必取

    成语拼音:
    zhàn bì shèng,gōng bì qǔ
    成语解释:
    每次打仗都获胜,每次进攻都攻下。形容军队力量强大,百战百胜。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319

    知必言,言必尽

    成语拼音:
    zhī bì yán,yán bì jìn
    成语解释:
    言:说。凡有知道的,就毫无保留地讲出来
    成语出处:
    320

    折冲口舌之间

    成语拼音:
    zhé chōng kǒu shé zhī jiān
    成语解释:
    折冲:引申为进行外交谈判;口舌:争吵。在辩论、争吵中进行外交谈判
    成语出处:
    宋·苏洵《送石昌言为北使引》:“折冲于口舌之间”
    * 六开头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