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记的成语 (786个)

    261

    九垓八埏

    成语拼音:
    jiǔ gāi bā yán
    成语解释:
    垓:通“陔”,重,层;九垓:即九重天,天之极高处;埏:边际;八埏:指边际远之地。指天地的终极之处,即天涯海角。
    成语出处:
    ·司马相如列传》:“上畅九垓,下坼八埏。”
    262

    矫国更俗

    成语拼音:
    jiǎo guó gēng sú
    成语解释:
    匡正国事,改革敝俗。同“矫国革俗”。
    成语出处:
    《战国策 齐策六》:“矫国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 鲁仲连邹阳列传》作“矫国更俗”。司马贞索隐:“矫正国事,改更弊俗也。”
    263

    居官守法

    成语拼音:
    jū guān shǒu fǎ
    成语解释:
    旧指做官要遵守法律法规。
    成语出处:
    ·商君列传》:“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264

    津关险塞

    成语拼音:
    jīn guān xiǎn sài
    成语解释:
    津:渡口;关:关口;险:险要之地;塞:要塞。指水陆山川关隘、险要之处。
    成语出处:
    秦始皇本纪》:“善哉乎贾生推言之也,曰:'秦并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
    265

    久怀慕蔺

    成语拼音:
    jiǔ huái mù lìn
    成语解释:
    比喻想望十分殷切。
    成语出处:
    ·司马相如列传》:“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
    266

    积毁销骨

    成语拼音:
    jī huǐ xiāo gǔ
    成语解释:
    积毁:不止一次的毁谤;销:熔化。一次又一次的毁谤;积累下来足以致人于毁灭之地。比喻毁谤中伤的可怕。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张仪列传》:“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267

    救火扬沸

    成语拼音:
    jiù huǒ yáng fèi
    成语解释:
    沸:开水。比喻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形容情况危急。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酷吏列传序》:“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
    268

    纠合之众

    成语拼音:
    jiū hé zhī zhòng
    成语解释:
    指纠集起来的百姓。
    成语出处:
    ·郦生陆贾列传》:“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
    269

    计将安出

    成语拼音:
    jì jiāng ān chū
    成语解释:
    计:计策;计谋;安:怎样。计谋将怎样制定呢?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郦生陆贾列传》:“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
    270

    借交报仇

    成语拼音:
    jiè jiāo bào chóu
    成语解释:
    帮助别人报仇。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游侠列传》:“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以躯借交报仇。”
    271

    亟疾苛察

    成语拼音:
    jí jí kē chá
    成语解释:
    指急剧猛烈,以苛刻烦琐为明察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张释之冯唐列传》:“且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
    272

    抉目吴门

    成语拼音:
    jué mù wú mén
    成语解释:
    抉:剔出;目:眼睛。指忠臣被谗诛杀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吴太伯世家》:“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
    273

    急人之困

    成语拼音:
    jí rén zhī kùn
    成语解释:
    急:解急;救难。解救别人的困难。也作“急人之急”、“急人之难”、“急人之危”。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魏公子列传》:“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274

    结驷连骑

    成语拼音:
    jié sì lián qí
    成语解释: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仲尼弟子列传》:“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
    275

    决胜千里

    成语拼音:
    jué shèng qiān lǐ
    成语解释:
    决定千里外战役的胜利。形容卓越的军事运筹才能。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276

    敬授人时

    成语拼音:
    jìng shòu rén shí
    成语解释:
    亦作“敬授民时”。《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蔡沉集传:“人时,谓耕获之候”。《·五帝本纪》引作“敬授民时”。谓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后以“敬授人时”指颁布历书。
    成语出处:
    《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蔡沉集传:“人时,谓耕获之候”。《·五帝本纪》引作“敬授民时”。
    277

    决胜于千里之外

    成语拼音:
    jué shèng yú qiān lǐ zhī wài
    成语解释:
    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
    成语出处:
    留侯世家》:“运筹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278

    家徒壁立

    成语拼音:
    jiā tú bì lì
    成语解释:
    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成语出处:
    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279

    计无复之

    成语拼音:
    jì wú fù zhī
    成语解释:
    指再无别的办法可想,不得不这样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季布栾布列传论》:“夫婢妾贱人感慨而自杀者,非能勇也,其计画无复之耳。”
    280

    经纬天下

    成语拼音:
    jīng wěi tiān xià
    成语解释:
    经,纬:治理。指治理国家。
    成语出处:
    ·秦始皇本纪》:“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
    * 史记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