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记的成语 (786个)

    301

    连城之璧

    成语拼音:
    lián chéng zhī bì
    成语解释:
    连城:连成一片的许多座城。后用来形容某种东西非常珍贵。璧:玉。非常珍贵的、非常值钱的美玉。也指价值极高的宝物或比喻珍贵的东西。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遣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302

    砺带河山

    成语拼音:
    lì dài hé shān
    成语解释:
    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303

    论功行封

    成语拼音:
    lùn gōng xíng fēng
    成语解释:
    评定功劳之大小给予封赏。
    成语出处:
    ·萧相国世家》:“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
    304

    乐极悲生

    成语拼音:
    lè jí bēi shēng
    成语解释:
    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成语出处:
    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淮南子 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305

    劳苦功高

    成语拼音:
    láo kǔ gōng gāo
    成语解释:
    劳苦:劳累辛苦。出了极大的力气;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身。”
    306

    荦荦大端

    成语拼音:
    luò luò dà duān
    成语解释:
    荦荦:清楚、分明的样子。指主要的项目,明显的要点。
    成语出处:
    天官书》:“此其荦荦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
    307

    荦荦大者

    成语拼音:
    luò luò dà zhě
    成语解释:
    荦荦:明显。明显的重大的方面。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天官书》:“此其荦荦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
    308

    利令智昏

    成语拼音:
    lì lìng zhì hūn
    成语解释:
    利:利益、私利;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志不清楚。形容因贪图私利;使人头脑发昏;甚至失去理智。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平原君虞卿列传赞》:“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309

    立木南门

    成语拼音:
    lì mù nán mén
    成语解释:
    立木:竖木于地上。用具体事实来证明新的法令、制度一定要推行开来。多用于形容取信于民。
    成语出处:
    ·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有一人行徒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310

    力能扛鼎

    成语拼音:
    lì néng gāng dǐng
    成语解释:
    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成语出处:
    ·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311

    令人切齿

    成语拼音:
    lìng rén qiè chǐ
    成语解释:
    令:使;切齿:牙齿相磨切,表示极其愤恨。使人非常愤恨。
    成语出处:
    《三国志 魏志 王肃传》:“着《》非贬孝武,令人切齿。”
    312

    砺山带河

    成语拼音:
    lì shān dài hé
    成语解释:
    砺:磨刀石;山:泰山;带:衣带;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成语出处: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爱及苗裔。’”
    313

    两鼠斗穴

    成语拼音:
    liǎng shǔ dòu xué
    成语解释:
    比喻敌对双方在地势险狭的地方相遇,只有勇往直前的才能获胜。
    成语出处:
    廉颇蔺相如列传》:“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314

    乐善好施

    成语拼音:
    lè shàn hào shī
    成语解释:
    乐、好:喜欢;愿意;善:做好事;施:施舍。乐意做好事;喜欢施舍。形容慷慨解囊;乐于助人。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乐书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315

    劳身焦思

    成语拼音:
    láo shēn jiāo sī
    成语解释:
    劳:费;焦:焦急。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
    成语出处:
    夏本纪》:“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316

    漏瓮沃焦釜

    成语拼音:
    lòu wēng wò jiāo fǔ
    成语解释:
    用漏瓮里的余水倒在烧焦的锅里。比喻情势危急,亟待挽救。
    成语出处:
    ·田敬仲完世家》:“且救赵之务,宜若奉瓮沃焦釜也。”
    317

    漏网之鱼

    成语拼音:
    lòu wǎng zhī yú
    成语解释:
    从网眼里漏出去的鱼。比喻侥幸逃脱的罪犯或敌人。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酷吏列传》:“网漏于吞舟之鱼。”
    318

    履舄交错

    成语拼音:
    lǚ xì jiāo cuò
    成语解释:
    鞋子杂乱地放在一起。形容宾客很多。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滑稽列传》:“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
    319

    利析秋毫

    成语拼音:
    lì xī qiū háo
    成语解释:
    形容管理财务极细心、精明。
    成语出处:
    ·平准书》:“故三人言利,事析秋毫矣。”
    320

    鲁鱼亥豕

    成语拼音:
    lǔ yú hài shǐ
    成语解释:
    鲁字和鱼字、亥字和豕字在篆文中字形很相似;容易写错。把“鲁”字写成“鱼”字;把“亥”字写成“豕”字。比喻文字传抄的错误。
    成语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察传》:“有读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
    * 史记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