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记的成语 (786个)

    381

    强弩之末

    成语拼音:
    qiáng nǔ zhī mò
    成语解释:
    弩:古代用机械发箭的弓;末:指箭射出后的最末一段射程时;失去了攻击力。用强劲的弓射出的箭;射程已到尽头。比喻原本强大;可现在已衰竭无力了。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韩安国传》:“强弩之末,矢不能穿鲁缟。”
    382

    漆身吞炭

    成语拼音:
    qī shēn tūn tàn
    成语解释:
    漆身:身上涂漆为癞;吞炭:喉咙吞炭使哑。指故意变形改音,使人不能认出自己。
    成语出处:
    《战国策·赵策一》:“豫让又漆身为厉,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又吞炭为哑,变其音。”《·刺客列传》:“漆身为厉(癞),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
    383

    情见势屈

    成语拼音:
    qíng xiàn shì qū
    成语解释:
    情:真情;见:通“现”,暴露;势:形势;屈:屈曲。指军情已被敌方了解,又处在劣势的地位。
    成语出处:
    ·淮阴侯列传》:“今将军欲举倦罢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欲战恐久,力不能拔,情见势屈,旷日粮竭,而弱燕不服,齐必距境以自强也。”
    384

    驱羊攻虎

    成语拼音:
    qū yáng gōng hǔ
    成语解释:
    驱:赶。驱赶羊群去进攻老虎。形容以弱敌强,力量悬殊,必遭覆灭。
    成语出处:
    ·张仪列传》:“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虎之与羊不格明矣。今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臣窃以为大王之计过也。”
    385

    犬牙盘石

    成语拼音:
    quǎn yá pán shí
    成语解释:
    ·孝文本纪》:“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强。”后因称封建王朝分封宗室子弟以巩固统治为“犬牙盘石”。
    成语出处:
    ·孝文本纪》:“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强。”
    386

    犬牙相制

    成语拼音:
    quǎn yá xiāng zhì
    成语解释:
    制:牵制。指地界连接,如犬牙交错,可以互相牵制。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孝文本纪》:“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强。”
    387

    翘足而待

    成语拼音:
    qiáo zú ér dài
    成语解释:
    踮起脚等待。比喻很快就能实现。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高祖本纪》:“大臣内叛,诸侯外反,亡可翘足而待也。”
    388

    如持左券

    成语拼音:
    rú chí zuǒ quàn
    成语解释:
    ·田敬仲完世家》:“秦韩之王劫于韩冯、张仪而东兵以徇服魏,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此其善于公而恶张子多资矣。”后以“如持左券”比喻很有把握。左券:古代契约分左右两片,双方各持其一,左片叫左券,由债权人收藏,作为凭据。
    成语出处:
    ·田敬仲完世家》:“秦韩之王劫于韩冯、张仪而东兵以徇服魏,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此其善于公而恶张子多资矣。”
    389

    人给家足

    成语拼音:
    rén jǐ jiā zú
    成语解释:
    给:富裕,充足。家家户户丰衣足食。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平准书》:“汉兴七十余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
    390

    如狼牧羊

    成语拼音:
    rú láng mù yáng
    成语解释:
    如同狼放养羊一般。比喻官吏残酷地欺压人民。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酷吏列传》:“宁成为济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
    391

    攘来熙往

    成语拼音:
    rǎng lái xī wǎng
    成语解释: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成语出处:
    ·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392

    日暮途远

    成语拼音:
    rì mù tú yuǎn
    成语解释:
    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成语出处:
    ·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日暮途远,人间何世。”
    393

    人弃我取

    成语拼音:
    rén qì wǒ qǔ
    成语解释:
    别人抛弃的东西我拾起来。原指商人廉价收买滞销物品,待涨价卖出以获取厚利,后用来表示不跟别人争,仍然有好处。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货殖列传》:“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394

    人取我与

    成语拼音:
    rén qǔ wǒ yǔ
    成语解释:
    取:拿;与:给。指商人囤积物资,待时出售以获厚利。
    成语出处:
    ·货殖列传》:“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395

    穰穰满家

    成语拼音:
    ráng ráng mǎn jiā
    成语解释:
    穰穰:丰盛。形容获得丰收,粮食满仓。
    成语出处:
    ·滑稽列传》:“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396

    人人自危

    成语拼音:
    rén rén zì wēi
    成语解释:
    每一个人都感到随时有危险出现而恐惧不安。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李斯列传》:“法令诛罚日益深刻,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
    397

    肉袒面缚

    成语拼音:
    ròu tǎn miàn fù
    成语解释:
    肉袒:去衣露体,表示愿受责罚;面缚:两手反绑面对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脱去上衣,反缚着手。形容顺从投降。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宋微子世家》:“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
    398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成语拼音:
    rén wéi dāo zǔ,wǒ wéi yú ròu
    成语解释:
    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杀的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399

    人微权轻

    成语拼音:
    rén wēi quán qīng
    成语解释:
    微:低下。指人的资历浅,威望低,权力不能使大家信服。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司马穰苴列传》:“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
    400

    攘往熙来

    成语拼音:
    rǎng wǎng xī lái
    成语解释:
    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史记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