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记的成语 (786个)

    161

    拊背扼喉

    成语拼音:
    fǔ bèi è hóu
    成语解释:
    掐着喉咙,捺住脊背。比喻控制要害,制敌死命。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刘敬叔孙通列传》:“夫与人斗,不扼其吭,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
    162

    拊背扼吭

    成语拼音:
    fǔ bèi è kēng
    成语解释:
    吭,喉咙。按住脊背,拤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
    成语出处:
    语出《 刘敬叔孙通列传》:“夫与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按,亢,同“吭”。
    163

    诽谤之木

    成语拼音:
    fěi bàng zhī mù
    成语解释:
    诽谤:引以为谏言;木:木牌。在交通要塞竖立木牌,让人们写上谏言。
    成语出处:
    孝文本纪》:“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者而来谏者。”
    164

    腹诽心谤

    成语拼音:
    fù fěi xīn bàng
    成语解释:
    心怀不满,暗中发泄。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魏其武安侯列传》:“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
    165

    奉公如法

    成语拼音:
    fèng gōng rú fǎ
    成语解释:
    奉行公事,遵守法令。
    成语出处: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166

    奉公守法

    成语拼音:
    fèng gōng shǒu fǎ
    成语解释:
    奉:奉行;遵守;公:公务。奉行公事;遵守国家规定的法令制度;不违法徇私。形容行为端庄、规矩。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167

    凤皇于蜚

    成语拼音:
    fèng huáng yú fēi
    成语解释:
    见“凤凰于飞”。
    成语出处:
    ·田敬仲完世家》:“齐懿仲欲妻完,卜之,占曰:‘是谓凤凰于蜚,和鸣锵锵。’”
    168

    贩贱卖贵

    成语拼音:
    fàn jiàn mài guì
    成语解释:
    同“买贱卖贵”。
    成语出处:
    ·吕不韦列传》:“吕不韦者,阳崔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169

    附骥名彰

    成语拼音:
    fù jì míng zhāng
    成语解释:
    附:依附;骥:千里马;彰:显著。依附有名望者,使自己显名于世。
    成语出处:
    ·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
    170

    负荆请罪

    成语拼音:
    fù jīng qǐng zuì
    成语解释:
    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来抽打犯人的刑具。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71

    富埒王侯

    成语拼音:
    fù liè wáng hóu
    成语解释:
    埒:同等。富有的程度与国王诸侯相等。形容非常富有。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平淮书》:“故吴诸侯也,以郡山铸钱,富埒天子。”
    172

    发蒙振落

    成语拼音:
    fā méng zhèn luò
    成语解释:
    蒙:遮盖,指物品上的罩物;振:摇动。把蒙在物体上的东西揭掉,把将要落的树叶摘下来。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汲郑列传》:“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
    173

    负弩前驱

    成语拼音:
    fù nǔ qián qū
    成语解释:
    弩:弓箭。背着弓箭走在前面。表示极为尊敬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司马相如列传》:“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前驱,蜀人以为宠。”
    174

    妇人醇酒

    成语拼音:
    fù rén chún jiǔ
    成语解释:
    谓沉湎于酒色。语本《·魏公子列传》:“秦数使反闲……公子(无忌)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者四岁,竟病酒卒。”
    成语出处:
    语出《·魏公子列传》:“秦数使反閒……公子(无忌)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者四岁,竟病酒卒。”
    175

    方枘圜凿

    成语拼音:
    fāng ruì huán záo
    成语解释:
    见“方枘圆凿”。
    成语出处:
    ·孟子荀卿列传》:“梁惠王谋欲攻赵,孟轲称大王去邠,此……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入乎?”
    176

    妇人之仁

    成语拼音:
    fù rén zhī rén
    成语解释:
    仕:仁慈。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淮阴侯列传》:“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177

    发上冲冠

    成语拼音:
    fā shàng chōng guàn
    成语解释:
    犹言发上指冠。语本《·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成语出处:
    语出《·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178

    富商大贾

    成语拼音:
    fù shāng dà jiǎ
    成语解释:
    亦作“富商巨贾”。指拥有大量钱财的商人。
    成语出处:
    ·货殖列传》:“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徒豪杰诸侯于京师。”
    179

    俯拾仰取

    成语拼音:
    fǔ shí yǎng qǔ
    成语解释:
    低头拾地上的东西,抬头拿上面的东西。形容一举一动都有收获。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货殖列传》:“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俯有拾,仰有取。”
    180

    反听内视

    成语拼音:
    fǎn tīng nèi shì
    成语解释:
    内视:向内看;反听:听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成语出处:
    商君列传》:“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后汉书 王允传》:“夫内视反听,则忠臣竭诚;宽贤务能,则义士厉节。”
    * 史记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