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的成语 (38061个)

    441

    匕鬯不惊

    成语拼音:
    bǐ chàng bù jīng
    成语解释:
    匕:羹匙;鬯:古时用郁金草酿黑黍而制成的祭祀用的香酒。匕鬯:借指祭祀。原指宗庙祭祀不受惊扰。
    成语出处:
    唐 杨炯《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出身事主,元良永固于万邦;束发登朝,匕鬯不惊于百里。”
    442

    罢黜百家

    成语拼音:
    bā chù bǎi jiā
    成语解释:
    罢黜:废弃不用。原指排除诸子杂说,专门推行儒家学说。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不要其他形式。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武帝纪赞》:“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443

    不存不济

    成语拼音:
    bù cún bù jì
    成语解释:
    支持不住,受不住。形容半死不活的样子
    成语出处: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七卷:“不存不济,香肌瘦损,教俺萦方寸。”
    444

    不痴不聋

    成语拼音:
    bù chī bù lóng
    成语解释:
    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成语出处:
    《宋书 庾炳之传》:“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445

    半筹不纳

    成语拼音:
    bàn chóu bù nà
    成语解释:
    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成语出处: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若是越勾践姑苏台上见他,那西施半筹也不纳,更敢早十年败国亡家。”
    446

    半瞋半喜

    成语拼音:
    bàn chēn bàn xǐ
    成语解释:
    瞋:通“嗔”,生气。形容欢喜中又带责备
    成语出处:
    《动摇》:“方太太的回答是半瞋半喜的一笑。”
    447

    不雌不雄

    成语拼音:
    bù cí bù xióng
    成语解释:
    不阴不阳。指态度暧昧
    成语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9回:“合寄姐说了几次,他又不雌不雄。”
    448

    不藏不掖

    成语拼音:
    bù cáng bù yē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449

    彼唱此和

    成语拼音:
    bǐ chàng cǐ hè
    成语解释:
    比喻一方倡导,另一方效仿
    成语出处:
    《明史 刘世龙传》:“仕者日坏于上,学者日坏于下,彼唱此和,靡然成风。”
    450

    彼倡此和

    成语拼音:
    bǐ chàng cǐ hè
    成语解释:
    和:附和;应和。比喻一方倡导,别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应。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6回:“二人先通了郤克,然后谒见晋景公,内外同心,彼倡此和,不由晋景公不从。”
    451

    拔丛出类

    成语拼音:
    bá cóng chū lèi
    成语解释:
    犹言拔萃出类。指高出众人。
    成语出处:
    《宋书 孝义传 潘综》:“二子微猷,弥久弥芳。拔丛出类,景行朝阳。”
    452

    拔萃出类

    成语拼音:
    bá cuì chū lèi
    成语解释:
    同“出类拔萃”。指高出众人。
    成语出处:
    语出《孟子 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453

    拔萃出群

    成语拼音:
    bá cuì chū qún
    成语解释:
    拔:超出。萃:原谓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指聚集在一处的人或物。超出一般,在众人之上。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蔡邕传》:“曾不能拔萃出群,扬芳飞文。”
    454

    悲愁垂涕

    成语拼音:
    bēi chóu chuí tì
    成语解释:
    垂:垂下。涕:泪。因为悲哀、愁苦而落泪。
    成语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
    455

    搬唇递舌

    成语拼音:
    bān chún dì shé
    成语解释:
    挑拔是非。
    成语出处:
    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三折:“你撒了手,不似你这个两头白面,搬唇递舌的歹弟子孩儿。”
    456

    不辞而别

    成语拼音:
    bù cí ér bié
    成语解释: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打招呼;就离开了;或悄悄地溜走了。也作“不辞而行”、“不告而别”。
    成语出处:
    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于是,大家想不辞而别。”
    457

    不成方圆

    成语拼音:
    bù chéng fāng yuán
    成语解释:
    方圆:借指规矩。形容言语行动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458

    白吃干饭

    成语拼音:
    bái chī gān fàn
    成语解释:
    只会吃饭不会干活
    成语出处:
    巴金《探索集·探索》:“我从小就不安于现状,我总是在想改变我的现状,因为我不愿意白吃干饭混日子。”
    459

    百尺竿头

    成语拼音:
    bǎi chǐ gān tóu
    成语解释:
    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成语出处:
    唐 吴融《商人》诗:“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
    460

    卑辞厚币

    成语拼音:
    bēi cí hòu bì
    成语解释:
    指言辞谦恭,礼物丰厚。参见“卑辞重币”。
    成语出处:
    《新唐书 李抱真传》:“抱真喜士,闻世贤者,必欲与之游,虽小善,皆卑辞厚币数千里邀致之。”
    * 四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