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的成语 (38061个)

    421

    鞭辟着里

    成语拼音:
    biān bì zhuó lǐ
    成语解释:
    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
    成语出处:
    清 李颙《南庠汇语》十六:“一则文字知见义袭于外,原不曾鞭辟着里,真参实悟。”
    422

    百般折磨

    成语拼音:
    bǎi bān zhé mó
    成语解释:
    用各种方式使人在肉体上、精神上遭受痛苦。
    成语出处:
    宋 李昉《太平广记 精察二 孟简》:“土豪又叫村里的二十多个妇女……然后揪着她的头发把头往地上碰,百般折磨污辱,包君的妻子本来就瘦弱多病,并且怀有身孕,回到船上就死了。”
    423

    秉笔直书

    成语拼音:
    bǐng bǐ zhí shū
    成语解释:
    秉:握。书写史实不隐讳
    成语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35回:“我是秉笔直书,悬之国门,不能增损一字。”
    424

    北鄙之声

    成语拼音:
    bēi bǐ zhī shēng
    成语解释:
    指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
    成语出处:
    见“北鄙之音”。
    425

    不宾之士

    成语拼音:
    bù bīn zhī shì
    成语解释:
    宾:客人。不以客人自居的人士。指敢于以主人翁出面提意见和建议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党传》:“天子以示公卿,诏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
    426

    悲不自胜

    成语拼音:
    bēi bù zì shèng
    成语解释:
    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成语出处:
    汉 荀悦《汉纪 平帝纪》:“太后因号泣而言,左右莫不垂涕,舜悲不自胜。”
    427

    不辨真伪

    成语拼音:
    bù biàn zhēn wěi
    成语解释:
    辨:分辨。伪:虚假。无法辨别真的和假的。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九回:“晋文公先年过曹,曹人多有识得的,其夜仓卒不辨真伪。”
    428

    不白之冤

    成语拼音:
    bù bái zhī yuān
    成语解释:
    白:弄清楚;弄明白;冤:冤枉;冤屈。指无法辩白或无处申诉而被迫忍受的冤枉。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2回:“非贪生怕死,实欲为太叔伯伸不白之冤耳。”
    429

    本本主义

    成语拼音:
    běn běn zhǔ yì
    成语解释:
    盲目地照搬书本或僵硬地凭上级指示办事,是一种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作风
    成语出处: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
    430

    北鄙之音

    成语拼音:
    bēi bǐ zhī yīn
    成语解释:
    指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亦作“北鄙之声”。
    成语出处:
    《史记 乐书》:“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鄙者陋也,纣乐好之,与万国殊心,诸侯不附,百姓不亲,天下畔之,枚身死国亡。”
    431

    不拔之志

    成语拼音:
    bù bá zhī zhì
    成语解释:
    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成语出处:
    《南史·沈约传》:“执不拔之志,高卧东南。”
    432

    笔笔直直

    成语拼音:
    bǐ bǐ zhí zhí
    成语解释:
    非常直,没有曲折、弯弧或棱角
    成语出处:
    朱自清《巴黎》:“夹道两行树,笔直笔直地向凯旋门奔凑上去。”
    433

    炳炳凿凿

    成语拼音:
    bǐng bǐng záo záo
    成语解释:
    炳炳:光明的样子;凿凿:确实,明确。形容所述明确有据
    成语出处:
    《明史·海瑞等人传赞》:“而指陈时政,炳炳凿凿,鲠亮有足称者。”
    434

    并存不悖

    成语拼音:
    bìng cún bù bèi
    成语解释:
    指同时存在而不冲突。
    成语出处:
    巴金《家》九:“但是风雅的事又怎幺能够同卫道的精神并存不悖呢?”
    435

    把持包办

    成语拼音:
    bǎ chí bāo bàn
    成语解释:
    揽权专断代替别人办理,不让别人参与
    成语出处: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规定共产党员应当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就是针对着这一部分还不明白党的政策的同志而说的。”
    436

    不偢不倸

    成语拼音:
    bù chǒu bù cǎi
    成语解释:
    偢:同“瞅”,看;倸:同“睬”,理睬。不看也不答理,也指一切事情都不注意
    成语出处:
    明 苏复之《金印记 周氏回家》:“妇婿功名不遂回来,一家不偢不倸。”
    437

    不瞅不睬

    成语拼音:
    bù chǒu bù cǎi
    成语解释:
    不看也不答理。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姑奶奶平日只敬重的王家哥儿两个,把我们不瞅不睬;我们没来由今日为他得罪严老大。”
    438

    把持不定

    成语拼音:
    bǎ chí bù dìng
    成语解释:
    没有明确的主见,游移反复。
    成语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但恐日后把持不定,为异端所惑,一时失足。”
    439

    半痴不颠

    成语拼音:
    bàn chī bù diān
    成语解释:
    痴:呆傻;颠:同癫,疯癫。装疯卖傻的意思。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歌重会珍珠衫》:“这婆子俐齿伶牙,能言快语,又半痴不颠的惯与丫环们打诨,所以上下都喜欢他。
    440

    不茶不饭

    成语拼音:
    bù chá bù fàn
    成语解释:
    不思饮食。形容心事重重。
    成语出处:
    明 胡文焕《群音类选 》:“霎时间云雨暗巫山,闷无言,不茶不饭,满口儿何处诉愁烦。”
    * 四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