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的成语 (961个)

    661

    移气养体

    成语拼音:
    yí qì yǎng tǐ
    成语解释:
    改变气质和保养身体。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哉居乎!’”
    662

    掩人耳目

    成语拼音:
    yǎn rén ěr mù
    成语解释:
    掩:遮盖。堵住人家耳朵;遮着人家的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欺骗人。
    成语出处:
    《新刊宋宣和遗事》:“事迹显然,虽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
    663

    疑神见鬼

    成语拼音:
    yí shén jiàn guǐ
    成语解释:
    形容非常多疑。同“疑神疑鬼”。
    成语出处: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五:“少见多怪,一点点儿眉毛的事儿,就疑神见鬼似地!”
    664

    饮食男女

    成语拼音:
    yǐn shí nán nǚ
    成语解释:
    泛指人的本性。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饮食男女,人之欲存焉。”
    665

    蝇声蛙噪

    成语拼音:
    yíng shēng wā zào
    成语解释:
    苍蝇、青蛙无休止地叫。比喻低劣的、无病呻呤的诗文
    成语出处:
    清·钱谦益《序》:“今也生乎百世之下,欲以其蝇声蛙噪,追配古人,俪然以李杜相命,浸假而膏唇拭舌,訾议其短长,蜉蝣撼树,斯可为一笑已矣。”
    666

    疑团莫释

    成语拼音:
    yí tuán mò shì
    成语解释:
    心里有很多疑问,没有解开。
    成语出处:
    清·许奉恩《里乘》第二卷:“微君言,疑团莫释!”
    667

    以为后图

    成语拼音:
    yǐ wéi hòu tú
    成语解释:
    为以后作打算。
    成语出处:
    《左传·桓公六年》:“斗伯比言于楚子曰:‘……汉东之国随为,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侈,请羸师以张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斗伯比曰:‘以为后图,少师得其君。’”
    668

    一无可取

    成语拼音:
    yī wú kě qǔ
    成语解释:
    没有一点有用的或值得肯定的地方。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心中怒道:‘原来这俗物,一无可取,都只管来缠帐,几乎错认了。”
    669

    有眼不识泰山

    成语拼音:
    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
    成语解释:
    泰山:我国的名山;在山东省境内。有眼睛;却不认得地位很高或本领很的著名人物。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670

    营蝇斐锦

    成语拼音:
    yíng yíng fěi jǐn
    成语解释:
    《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郑玄笺:“兴者,蝇之为虫,污白使黑,污黑使白,喻佞人变乱善恶也。”又《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已甚。”郑玄笺:“兴者,喻谗人集作己过以成于罪,犹女工之集采色以成锦文。”后因
    成语出处:
    《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又《诗·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已甚。”
    671

    薏苡明珠

    成语拼音:
    yì yǐ míng zhū
    成语解释:
    薏苡: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可供食用酿酒,并入药。薏米被进谗的人说成了明珠。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南方薏苡实。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
    672

    淹淹一息

    成语拼音:
    yān yān yī xī
    成语解释:
    形容呼吸微弱,濒于死亡。
    成语出处:
    《儒林外史》第十五回:“马二先生惊,急上楼进房内去看,已是淹淹一息,头也抬不起来。”
    673

    有志竟成

    成语拼音:
    yǒu zhì jìng chéng
    成语解释: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成语出处:
    《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674

    允执厥中

    成语拼音:
    yǔn zhí jué zhōng
    成语解释:
    谓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成语出处:
    《书·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675

    一柱擎天

    成语拼音:
    yī zhù qíng tiān
    成语解释:
    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
    成语出处:
    《唐诏令集 中和三年赐陈敬瑄铁券文》:“卿五山镇地,一柱擎天;气压乾坤,量含宇宙。”
    676

    一字师

    成语拼音:
    yī zì shī
    成语解释:
    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成语出处:
    五代 王定宝《唐摭言 切磋》载李相读《春秋》,叔孙婼之“婼”应读“敕略切”,李误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惭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礼,号曰‘一字师’”。
    677

    刖趾适履

    成语拼音:
    yuè zhǐ shì lǚ
    成语解释:
    鞋小脚,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小。比喻不合实际,勉强迁就,生搬硬套。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鱼豢《魏略》:“刖趾适履,刻肌伤骨,反更称说,自以为能。”
    678

    语重心沉

    成语拼音:
    yǔ zhòng xīn chén
    成语解释:
    言辞恳切,心情沉重。
    成语出处:
    康濯《东方红》第五章二:“孟老汉可又自自然然地一忽晃火气全消,甚至还进一步责备自己似的,哑默了半天,才又脑袋一抬,愣着两只深窝眼,语重心沉地说。”
    679

    有志者事竟成

    成语拼音:
    yǒu zhì zhě shì jìng chéng
    成语解释:
    者:人;竟:终于;成:成功。有志气的人;最后一定成功。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耿渰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680

    遮地盖天

    成语拼音:
    zhē dì gài tiān
    成语解释:
    同“遮天盖地”。
    成语出处:
    李季《五月端阳·打横山》:“小据点一扫光,红军和赤卫军遮地盖天。”
    * 大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