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的成语 (961个)

    681

    争多论少

    成语拼音:
    zhēng duō lùn shǎo
    成语解释:
    为得到的多少而争吵。形容斤斤计较。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昔日公公原分付莫要分开,还是二位伯伯总管在那里,扶持小儿女了,但凭胡乱分些便罢,决不敢争多竞少。”
    682

    枝对叶比

    成语拼音:
    zhī duì yè bǐ
    成语解释:
    枝叶相对并列。比喻骈体文对偶句式。
    成语出处:
    唐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及其坏也,俪偶章句,使枝对叶比,以八病四声为梏拳,拳拳守之,如奉法令。”
    683

    诸恶莫作

    成语拼音:
    zhū è mò zuò
    成语解释:
    诸恶:各种坏事。佛家语,凡是坏事都不要做。旧时用以劝人行善。
    成语出处:
    般涅槃经》:“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684

    抓耳挠腮

    成语拼音:
    zhuā ěr náo sāi
    成语解释:
    又抓耳朵又搔腮帮子。形容高兴焦急等的样子。(挠、抓:搔)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郎听罢,气得抓耳挠腮没有是处。”
    685

    罪恶昭著

    成语拼音:
    zuì è zhāo zhù
    成语解释:
    罪恶明显(多指罪恶)。
    成语出处: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土豪劣绅中罪恶昭著的,农民不是要驱逐,而是要捉他们,或杀他们。”
    686

    正法眼藏

    成语拼音:
    zhèng fǎ yǎn cáng
    成语解释:
    ①佛教语。禅宗用来指全体佛法(正法)。朗照宇宙谓眼,包含万有谓藏。相传释迦牟尼以正法眼藏付与弟子迦叶,是为禅宗初祖,为佛教以“心传心”授法的开始。②借指事物的诀要或精义。
    成语出处:
    《景德传灯录·摩诃迦叶》:“佛告诸弟子,迦叶来时,可令宣扬正法眼藏。”宋·朱熹《答陈同甫书》:“盖修身事君,初非二事,不可作两般看,此是千圣相传正法眼藏。”
    687

    张公吃酒李公醉

    成语拼音:
    zhāng gōng chī jiǔ lǐ gōng zuì
    成语解释:
    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
    成语出处:
    唐 张鷟《朝野佥载》第一卷:“天后时,谣言曰:‘张公吃酒李公醉。’张公者,斥易之兄弟也;李公者,言李氏盛也。”
    688

    捉虎擒蛟

    成语拼音:
    zhuō hǔ qín jiāo
    成语解释:
    蛟:蛟龙。能上山捉老虎,下海擒蛟龙。比喻本领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劫牢》第三折:“捉虎擒蛟真壮士,好汉声名播四方。”
    689

    自掘坟墓

    成语拼音:
    zì jué fén mù
    成语解释:
    掘:挖。自己给自己挖掘坟墓。比喻自己为自己的失败或灭亡准备了条件。
    成语出处:
    晋 葛洪《神仙传》:“便一一以手裂坏之,又画作一人,掘地埋之,便径去。”
    690

    止渴望梅

    成语拼音:
    zhǐ kě wàng méi
    成语解释:
    见“止渴思梅”。
    成语出处:
    清·孙雨林《皖江血·拒敌》:“止渴望梅,究有何益,此诚吾党不幸了!”
    691

    铢量寸度

    成语拼音:
    zhū liàng cùn dù
    成语解释:
    同“铢称寸量”。
    成语出处:
    清·魏源《默觚上·学篇八》:“铢量寸度,石丈必差,操券责偿,曷以见天地之哉。”
    692

    照猫画虎

    成语拼音:
    zhào māo huà hǔ
    成语解释: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成语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1回:“这相公聪明得很,他是照猫画虎,一见即会套的人。”
    693

    坐山观虎斗

    成语拼音:
    zuò shān guān hǔ dòu
    成语解释:
    坐在山上看老虎相斗。比喻为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两败俱伤的时候;再从中取利。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仪列传》:“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
    694

    知书识礼

    成语拼音:
    zhī shū shí lǐ
    成语解释:
    有文化,懂礼貌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1回:“媳妇虽不敢说知书识礼,然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句俗话,是从小儿听到的。”
    695

    直抒胸臆

    成语拼音:
    zhí shū xiōng yì
    成语解释:
    谓不加掩饰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成语出处: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第十回:“杜公七律,正以其负力之,寄悰之深,能直抒胸臆,广酬事物之变而无碍。”
    696

    众所瞩目

    成语拼音:
    zhòng suǒ zhǔ mù
    成语解释:
    瞩目:注视。为家所注视
    成语出处:
    克非《春潮急》:“最近在这块小天地里,虽然又成了众所瞩目的人物,但到底还没经历过场面,主持过像今天这样上百人的会议。”
    697

    至善至美

    成语拼音:
    zhì shàn zhì měi
    成语解释:
    至:最。最完善,最美好。
    成语出处:
    茅盾《三人行》七:“他渴望着震撼着宇宙的风暴,而且他又把这个理解作为翻掌间便立现了至善至美世界的‘奇迹’,因而对于生活的实际的转变——在矛盾混乱中所产生的向前进展,他就不能了解,而且反感到丑恶。”
    698

    走头没路

    成语拼音:
    zǒu tóu méi lù
    成语解释:
    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8卷:“火器一齐发作,杀得他走头没路,败亏输。”
    699

    猪突豨勇

    成语拼音:
    zhū tū xī yǒng
    成语解释:
    豨:野猪。指拼命向前冲,不怕死的人(含贬义)。
    成语出处:
    《汉书·食货志下》:“匈奴侵寇甚,莽寡天下囚徒人奴,名曰猪突豨勇。”
    700

    凿饮耕食

    成语拼音:
    záo yǐn gēng shí
    成语解释:
    指百姓乐业,天下太平。
    成语出处:
    汉 王充《论衡 感虚》:“尧时五十之民击壤于涂,观者曰:‘哉尧之德也!’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
    * 大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