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子的成语 (379个)

    241

    源源不断

    成语拼音:
    yuán yuán bù duàn
    成语解释: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形容连续不断。
    成语出处:
    万章上》:“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242

    源源不绝

    成语拼音:
    yuán yuán bù jué
    成语解释: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形容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
    万章上》:“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243

    罪人不孥

    成语拼音:
    zuì rén bù nú
    成语解释:
    孥:妻与女的统称。谓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和女。
    成语出处:
    梁惠王》:“泽梁无禁,罪人不孥。”
    244

    左右逢原

    成语拼音:
    zuǒ yòu féng yuán
    成语解释:
    ·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原谓学问工夫到家后,则触处皆得益。后以“左右逢原”泛指做事得心应手。
    成语出处:
    ·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朱语类》卷一百三十九:“前辈作文者,古人有名文字皆模拟作一篇,故后有作时,左右逢原。”
    245

    安宅正路

    成语拼音:
    ān zhái zhèng lù
    成语解释:
    比喻仁义。谓以仁居心,以义行事。
    成语出处:
    ·离娄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246

    变贪厉薄

    成语拼音:
    biǎn tān lì bó
    成语解释:
    指改变、劝勉贪图财利、行为轻薄的人使之廉洁忠厚。
    成语出处:
    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宋 孙奭疏:“此章言伯夷、柳下惠变贪厉薄,千载闻之,犹有感激。”
    247

    避之若浼

    成语拼音:
    bì zhī ruò měi
    成语解释:
    指躲避惟恐不及,生怕沾污了自身。
    成语出处:
    公孙丑上》:“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也。”赵岐注:“与乡人立,见其冠不正,望望然,惭愧之貌也,去之恐其污己也。”
    248

    不知世务

    成语拼音:
    bù zhī shì wù
    成语解释:
    不知道当代的情势。
    成语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论儒》:“守旧术,不知世务。”
    249

    辞富居贫

    成语拼音:
    cí fù jū pín
    成语解释:
    辞:推辞,推却。原指拒绝厚禄,只受薄俸。现形容抛弃优厚待遇,甘于清贫的生活。
    成语出处:
    ·万章下》:“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
    250

    晨秦暮楚

    成语拼音:
    chén qín mù chǔ
    成语解释:
    犹言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
    成语出处: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公丑下二》:“乃游士之失守者,唯恐不得为臣而蚤定臣礼,于是晨秦暮楚,无国而不为臣,无君而非其君。”
    251

    丛雀渊鱼

    成语拼音:
    cóng què yuān yú
    成语解释:
    比喻不行善政,等于把老百姓赶到敌人方面去。语本《·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雀)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成语出处:
    语出《·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雀)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252

    陈善闭邪

    成语拼音:
    chén shàn bì xié
    成语解释:
    陈:述说;善:善法美政;闭:堵塞。臣下对君主陈述善法美政,借以堵塞君主的邪心妄念。
    成语出处:
    ·离娄上》:“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253

    乘时乘势

    成语拼音:
    chéng shí chéng shì
    成语解释:
    旧指人应趁着机会、时势,做一番事业。
    成语出处:
    公孙丑上》:“虽有智能,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254

    出圣入神

    成语拼音:
    chū shèng rù shén
    成语解释:
    谓神奇高妙。
    成语出处:
    明·李贽《四书评··尽心下》:“中问六语最吃紧,正是出圣入神真口诀,凡具善信根基者佩服之。”
    255

    洞察秋毫

    成语拼音:
    dòng chá qiū háo
    成语解释:
    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成语出处: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256

    大旱望云霓

    成语拼音:
    dà hàn wàng yún ní
    成语解释:
    云霓:下雨的征兆。好象大旱的时候盼望寸水一样。比喻渴望解除困境。
    成语出处:
    ·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257

    大旱云霓

    成语拼音:
    dà hàn yún ní
    成语解释:
    云霓:下雨的征兆。好象大旱的时候盼望寸水一样。比喻渴望解除困境。
    成语出处:
    ·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258

    丢盔抛甲

    成语拼音:
    diū kuī pāo jiǎ
    成语解释:
    见“丢盔卸甲”。
    成语出处:
    ·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259

    独行其道

    成语拼音:
    dú xíng qí dào
    成语解释:
    道:信念、主张。独自去实现自己的主张。
    成语出处:
    ·滕文公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260

    倒悬之危

    成语拼音:
    dào xuán zhī wēi
    成语解释: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成语出处:
    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
    * 孟子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