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子的成语 (379个)

    101

    得道多助

    成语拼音:
    dé dào duō zhù
    成语解释:
    指符合道义者则能得到多数人的帮助
    成语出处:
    先秦 轲《 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10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成语拼音:
    dé dào duō zhù,shī dào guǎ zhù
    成语解释:
    道: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
    成语出处:
    先秦 轲《 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03

    箪豆见色

    成语拼音:
    dān dòu jiàn sè
    成语解释:
    比喻计较小利。
    成语出处:
    先秦 轲《 尽心下》:“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
    104

    大而化之

    成语拼音:
    dà ér huà zhī
    成语解释:
    化:改变,转变。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
    成语出处:
    先秦 轲《 尽心下》:“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
    105

    大旱望云

    成语拼音:
    dà hàn wàng yún
    成语解释:
    比喻渴望解除困境,如久旱盼望下雨一样
    成语出处:
    先秦 轲《 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106

    地利人和

    成语拼音:
    dì lì rén hé
    成语解释:
    地利:地理条件优越;人和:得人心;人心齐。地理环境和人事关系方面的条件都很有利。
    成语出处:
    先秦 轲《 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07

    箪食壶浆

    成语拼音:
    dān sì hú jiāng
    成语解释:
    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食:食物;浆:汤用箪盛饭;用壶盛汤;犒劳军队。形容人民群众热情迎接和款待自己所爱戴的军队。
    成语出处:
    先秦 轲《 梁惠王上》:“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
    108

    独善其身

    成语拼音:
    dú shàn qí shēn
    成语解释:
    善:弄好。原指加强其自身的品德修养。现指只要自己好而不关心别人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
    成语出处:
    先秦 轲《 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09

    当务之急

    成语拼音:
    dāng wù zhī jí
    成语解释:
    当前任务中最急迫的事。当:原为“处于”;现为“当前”;务:应该做的事。
    成语出处:
    先秦 轲《 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110

    倒悬之急

    成语拼音:
    dào xuán zhī jí
    成语解释:
    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成语出处:
    先秦 轲《 公孙丑上》:“当今之世,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
    111

    敌众我寡

    成语拼音:
    dí zhòng wǒ guǎ
    成语解释:
    敌方人数多;我方人数少。多形容双方对峙;众寡悬殊。
    成语出处:
    先秦 轲《 梁惠王上》:“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112

    饿殍遍野

    成语拼音:
    è piǎo biàn yě
    成语解释: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成语出处:
    先秦 轲《 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113

    放饭流歠

    成语拼音:
    fàng fàn liú chuò
    成语解释:
    歠:喝,饮。大口吃饭,大口喝汤。旧指没有礼貌。
    成语出处:
    先秦 轲《 尽心上》:“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
    114

    富贵不能淫

    成语拼音:
    fù guì bù néng yín
    成语解释:
    富:有钱;贵:旧指官位高;淫:迷惑、诱使腐化堕落。指不为金钱和权位所迷惑。
    成语出处:
    先秦 轲《 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15

    泛滥成灾

    成语拼音:
    fàn làn chéng zāi
    成语解释:
    泛滥:江河湖泊的水四处溢出。指江河湖泊的水漫溢横流;造成灾害。也比喻有害的思想言行到处传播;成为祸患。
    成语出处:
    先秦 轲《 滕文公上》:“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116

    放辟邪侈

    成语拼音:
    fàng pì xié chǐ
    成语解释:
    放、侈:放纵;辟、邪:不正派,不正当。指肆意作恶。
    成语出处:
    先秦 轲《 梁惠王上》:“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117

    饭糗茹草

    成语拼音:
    fàn qiǔ rú cǎo
    成语解释:
    饭、茹:吃;糗:干粮;草:指野菜。吃的是干粮、野菜。形容生活清苦。
    成语出处:
    先秦 轲《 尽心上》:“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
    118

    反求诸己

    成语拼音:
    fǎn qiú zhū jǐ
    成语解释:
    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
    成语出处:
    先秦 轲《 公孙丑上》:“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119

    方枘圜凿

    成语拼音:
    fāng ruì huán záo
    成语解释:
    见“方枘圆凿”。
    成语出处:
    《史记·荀卿列传》:“梁惠王谋欲攻赵,轲称大王去邠,此……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入乎?”
    120

    负隅顽抗

    成语拼音:
    fù yú wán kàng
    成语解释:
    凭借险要地势;顽强抵抗。负:凭借;依仗;隅:山的角落。
    成语出处:
    先秦 轲《 尽心下》:“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
    * 孟子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