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常考易错成语 (445个)

    281

    亲密无间

    成语拼音:
    qīn mì wú jiàn
    成语解释:
    间:缝隙。关系非融洽、密切、没有一点间隔。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萧望之传赞》:“萧望之历位将相,藉师傅之恩,可谓亲昵亡间。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哀哉!”
    282

    起死回生

    成语拼音:
    qǐ sǐ huí shēng
    成语解释: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成语出处:
    《太平广记 太玄女》引《女仙传》语:“行三十六术甚效,起死回生,救人无数。”
    283

    情深似海

    成语拼音:
    qíng shēn sì hǎi
    成语解释:
    形容情爱像海一样深厚。亦作“情深如海”。
    成语出处:
    明·崔时佩《西厢记》:“春闷好难捱,毕竟情深似海。”
    284

    情同手足

    成语拼音:
    qíng tóng shǒu zú
    成语解释:
    情:交谊;交情;手足:喻指兄弟。比喻感情很好;像亲兄弟一样。
    成语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1回:“辛环曰:‘名虽各姓,情同手足。’”
    285

    穷凶极恶

    成语拼音:
    qióng xiōng jí è
    成语解释:
    穷:极端。形容非的凶恶。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乃始恣睢,奋其威诈,滔天虐民,穷凶极恶。”
    286

    弱不禁风

    成语拼音:
    ruò bù jīn fēng
    成语解释:
    旧时形容身体娇弱;连风吹都经受不起。现指人体质虚弱。
    成语出处:
    唐 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乱波纷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风。”
    287

    人定胜天

    成语拼音:
    rén dìng shèng tiān
    成语解释:
    人力能够战胜自然。
    成语出处:
    宋 刘过《龙川集 襄阳歌》:“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288

    容光焕发

    成语拼音:
    róng guāng huàn fā
    成语解释:
    容光:脸上的光彩;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身体健康。面容有神采。形容精神饱满。
    成语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阿绣》:“母亦喜,为女盥濯,竟妆,容光焕发。”
    289

    如鲠在喉

    成语拼音:
    rú gěng zài hóu
    成语解释:
    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难受。
    成语出处:
    汉·许慎《说文解字》:“鲠,食骨留咽中也。”段玉裁注:“韦曰:‘骨所以鲠,刺人也。’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故云骨鲠之臣。《汉书》以下皆作骨鲠,字从鱼,谓留咽者鱼骨较多也。”
    290

    人欢马叫

    成语拼音:
    rén huān mǎ jiào
    成语解释:
    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只听得外面喧嚷,似有人喊马嘶之声,渐渐近前堂来了。”
    291

    日久天长

    成语拼音:
    rì jiǔ tiān cháng
    成语解释:
    指时间很久远。日:指时间。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日久天长,这些奴才们跟前,怎么说嘴呢?”
    292

    如狼似虎

    成语拼音:
    rú láng sì hǔ
    成语解释:
    像狼虎一样。比喻非凶暴。
    成语出处:
    《尉缭子 武议》:“一人之兵,如狼似虎,如风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惊。”
    293

    仁人志士

    成语拼音:
    rén rén zhì shì
    成语解释:
    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成语出处: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三卷:“育群物而不倦,有似仁人志士,是仁者之所以乐山也。”
    294

    如日中天

    成语拼音:
    rú rì zhōng tiān
    成语解释:
    如同太阳运行到太空正当中。
    成语出处:
    清 丘逢甲《为潮人衍说孔孝于鮀浦,伯瑶见访有诗,次韵答之》:“重提孔子尊王义,如日中天万象看。”
    295

    日新月异

    成语拼音:
    rì xīn yuè yì
    成语解释:
    新:更新;异:不同。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成语出处:
    宋 林景熙《霁山集》:“金碧嵯峨,日新月异,则亦不独师能之也。”
    296

    舍本求末

    成语拼音:
    shě běn qiú mò
    成语解释:
    舍:舍弃;求: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成语出处:
    《关尹子 一宇》:“殊不知舍源求流,无时得源。舍本求末,无时得本。”
    297

    恃才傲物

    成语拼音:
    shì cái ào wù
    成语解释:
    恃:依靠、凭借;物:人,公众。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成语出处:
    《梁书 萧子显传》:“恃才傲物,宜谥曰骄。”
    298

    上窜下跳

    成语拼音:
    shàng cuàn xià tiào
    成语解释:
    比喻坏人上下奔走,四处活动。
    成语出处:
    蒋子龙《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上窜下跳,根据需要打出各种不同的旗号,把厂长的事情办成。”
    299

    神采奕奕

    成语拼音:
    shén cǎi yì yì
    成语解释: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 玩具》:“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
    300

    声东击西

    成语拼音:
    shēng dōng jī xī
    成语解释:
    迷惑敌人的一种战术;虚张声势说攻击东边;实际进攻西边。声:声张;击:打击。
    成语出处:
    唐 杜佑《通典 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 小学常考易错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