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常考易错成语 (445个)

    141

    勤能补拙

    成语拼音:
    qín néng bǔ zhuō
    成语解释:
    勤:勤奋;拙:愚笨。勤勉地干;就能够补偿笨拙所造成的不足。
    成语出处:
    宋 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输勤。”
    142

    巧舌如簧

    成语拼音:
    qiǎo shé rú huáng
    成语解释:
    舌头灵巧得像乐器里发声的簧片一样。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成语出处:
    《诗经 雅 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143

    气势汹汹

    成语拼音:
    qì shì xiōng xiōng
    成语解释:
    汹汹:声势盛大的样子。气势很盛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
    成语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天论》:“君子不为人之汹汹也辍行。”
    144

    求同存异

    成语拼音:
    qiú tóng cún yì
    成语解释:
    寻求彼此的共同处;保留彼此的分歧处。
    成语出处:
    《人民日报》1965.3.23:“共同点是基本的,分歧是局部的,可以求同存异。”
    145

    如雷贯耳

    成语拼音:
    rú léi guàn ěr
    成语解释:
    贯:穿透。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成语出处: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久闻元帅大名,如雷贯耳。”
    146

    删繁就简

    成语拼音:
    shān fán jiù jiǎn
    成语解释:
    删:除去。就:趋向。去掉繁杂部分;使它趋于简明。
    成语出处:
    明 王守仁《传习录》上卷:“如孔子退修六籍,删繁就简,开示来,亦大段不费。”
    147

    瘦骨嶙峋

    成语拼音:
    shòu gǔ lín xún
    成语解释:
    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成语出处:
    高云览《城春秋》第十八章:“秀苇看见一个光着上身、瘦骨嶙峋的童工,提着一簸箕的泥灰,在一条悬空吊着的跳板上,吃力的走着。”
    148

    舍近求远

    成语拼音:
    shě jìn qiú yuǎn
    成语解释:
    舍:放弃;求:追求。舍弃近便的;追求遥远的。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149

    视死如归

    成语拼音:
    shì sǐ rú guī
    成语解释: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成语出处: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 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150

    上行下效

    成语拼音:
    shàng xíng xià xiào
    成语解释:
    行:做;效:仿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白虎通 三教》:“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
    151

    投笔从戎

    成语拼音:
    tóu bǐ cóng róng
    成语解释:
    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投:扔掉。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家贫,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立功西域,封定远侯。”
    152

    彤云密布

    成语拼音:
    tóng yún mì bù
    成语解释:
    彤云:彤是红色的意思,有时指红霞;有时指下雪前均匀密布的阴云。很厚的云层布满天空,预示着大雪即将来临。
    成语出处:
    《诗经·雅·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雰雰。”
    153

    瓮中捉鳖

    成语拼音:
    wèng zhōng zhuō biē
    成语解释:
    从大坛子里捉王八。比喻想要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来;轻而有把握。
    成语出处: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这是揉着我山儿的痒处,管叫他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154

    寻死觅活

    成语拼音:
    xún sǐ mì huó
    成语解释:
    叫喊着要去死。多形容因极其悲痛或耍无赖而疯疯颠颠的样子。
    成语出处:
    元 关汉卿《金钱池》:“只为杜蕊娘他把俺赤心相待,时与这虔婆合气,寻死觅活,无非是为俺家的缘故。”
    155

    喜笑颜开

    成语拼音:
    xǐ xiào yán kāi
    成语解释:
    颜:脸色;开:舒展;开朗。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又行了两日,方到山,径入府中,拜谒颜太守。故人相见,喜笑颜开。”
    156

    一寸丹心

    成语拼音:
    yī cùn dān xīn
    成语解释:
    丹心:赤心;忠心。一片赤诚的心。
    成语出处:
    宋 杨万里《诚斋集 卷十二 新除广东平之节感恩书怀》诗:“向来百炼今绕指,一寸丹心白日明。”
    157

    一丁不识

    成语拼音:
    yī dīng bù shí
    成语解释:
    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成语出处:
    《旧唐书 张弘靖传》:“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
    158

    异香扑鼻

    成语拼音:
    yì xiāng pū bí
    成语解释:
    不同寻的香味扑鼻而来。
    成语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4回:“土行孙看见妃子脸似桃花,异香扑鼻,不觉动力欲心。”
    159

    有眼无珠

    成语拼音:
    yǒu yǎn wú zhū
    成语解释:
    珠:眼珠。长着眼睛没有眼珠。比喻没有识别人或事物的能力。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言道贤者自贤,愚者自愚,就似那熏莸般各别难同处。怎比你有眼却无珠。”
    160

    有志竟成

    成语拼音:
    yǒu zhì jìng chéng
    成语解释: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成语出处:
    《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 小学常考易错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