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常考易错成语 (445个)

    181

    多此一举

    成语拼音:
    duō cǐ yī jǔ
    成语解释:
    举:行动、举动。做出不必要的;多余的举动。表示这一行动毫无必要。
    成语出处:
    清 侯方域《南省策》:“而况于避影匿形,惟恐多此举,以身累者乎?”
    182

    大打出手

    成语拼音:
    dà dǎ chū shǒu
    成语解释:
    “大打出手”原是戏剧表演的术语;指以一个主要人物为中心;同时与几个人对打;互相投掷、接踢武器的武打场面。现多形容野蛮地逞凶打人或互相争斗殴打(大:表示程度、规模之甚)。
    成语出处:
    许涤新《周总理战斗在重庆》:“国民党反动派发现了这一情况,气急败坏地大打出手,警察、宪兵、便衣、特务,纷纷出动。”
    183

    对答如流

    成语拼音:
    duì dá rú liú
    成语解释:
    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迅速。形容对问话的内容熟悉;反应敏捷;口才极好。
    成语出处:
    唐 黄滔《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和尚盖行高而言寡,是日对答如流。”
    184

    地动山摇

    成语拼音:
    dì dòng shān yáo
    成语解释:
    大地高山剧烈的摇动。形容地震;也形容洪亮的声音和剧烈的动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成语出处:
    宋 欧阳修《论修河第一状》:“臣恐地动山摇,灾祸自此而始。”
    185

    大腹便便

    成语拼音:
    dà fù pián pián
    成语解释:
    便便:肥胖的样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长得非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边韶传》:“韶口辩,曾昼日假卧,弟子私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
    186

    大好河山

    成语拼音:
    dà hǎo hé shān
    成语解释:
    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成语出处:
    清 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彼乃举其防家贼、媚异族之手段,送我大好河山。”
    187

    调虎离山

    成语拼音:
    diào hǔ lí shān
    成语解释:
    设计让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头。比喻用计谋引诱对方离开原来有利的地势。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3回:“我是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出来争战。”
    188

    大名鼎鼎

    成语拼音:
    dà míng dǐng dǐng
    成语解释: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189

    呆若木鸡

    成语拼音:
    dāi ruò mù jī
    成语解释:
    愣着不动;像只木头鸡。形容人痴或因惊恐而发愣的神态。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190

    度日如年

    成语拼音:
    dù rì rú nián
    成语解释:
    过一天觉得好像过一年那么长久。形容日子难熬。
    成语出处:
    宋 柳永《戚氏》:“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
    191

    刀山火海

    成语拼音:
    dāo shān huǒ hǎi
    成语解释:
    比喻极其艰险的地方。也作“火海刀山”。
    成语出处:
    汉 高安世译《佛说鬼问目连经》:“我一生已来,或登刀山剑树地狱,或堕火坑……”
    192

    风吹草动

    成语拼音:
    fēng chuī cǎo dòng
    成语解释:
    微风一吹;草就晃动。比喻轻微的动荡或变故。
    成语出处:
    《敦煌变文集 伍子胥变文》:“偷踪窃道,饮气吞声。风吹草动,即便藏形。”
    193

    风卷残云

    成语拼音:
    fēng juǎn cán yún
    成语解释:
    大风把残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比喻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也用来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
    成语出处:
    唐 戎昱《霁雪》:“风卷残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194

    供不应求

    成语拼音:
    gōng bù yìng qiú
    成语解释: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供:供应。
    成语出处:
    《茅盾选集 长春南关行》:“现在接受了南方六个单位的订货单,每天生产一至二吨,供不应求。”
    195

    功成不居

    成语拼音:
    gōng chéng bù jū
    成语解释:
    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成语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196

    肝胆相照

    成语拼音:
    gān dǎn xiāng zhào
    成语解释:
    形容对人忠诚;用真心相待。肝胆:比喻真诚的心。
    成语出处:
    宋 文天祥《与陈察院文龙书》:“所恃知己肝胆相照,临书不惮倾倒。”
    197

    孤芳自赏

    成语拼音:
    gū fāng zì shǎng
    成语解释:
    孤:单独;唯独;孤芳:单独的一支香花。把自己看作是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
    成语出处:
    宋 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词:“应念岭表经年,孤芳自赏,肝胆皆冰雪。”
    198

    关怀备至

    成语拼音:
    guān huái bèi zhì
    成语解释:
    关心得无微不至
    成语出处:
    刘白羽《海天集 伟大创业者》:“总理对人总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199

    狗急跳墙

    成语拼音:
    gǒu jí tiào qiáng
    成语解释:
    狗急了;能跳墙。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地蛮干捣乱。
    成语出处:
    《敦煌变文集 燕子赋》:“人急烧香,狗急蓦墙。”
    200

    刮目相看

    成语拼音:
    guā mù xiāng kàn
    成语解释: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小学常考易错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