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传的成语 (458个)

    161

    三折肱为良医

    成语拼音:
    sān zhé gōng wéi liáng yī
    成语解释:
    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成语出处:
    先秦 丘明《 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162

    善自为谋

    成语拼音:
    shàn zì wéi móu
    成语解释:
    善于替自己打算。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办法。
    成语出处:
    先秦 丘明《 桓公六年》:“君子曰:‘善自为谋。’”
    163

    退避三舍

    成语拼音:
    tuì bì sān shè
    成语解释:
    后退九十里。比喻为避免冲突;向对方作出回避或让步。舍:古时行军;一舍为三十里。
    成语出处:
    先秦 丘明《 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164

    同仇敌忾

    成语拼音:
    tóng chóu dí kài
    成语解释:
    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成语出处:
    《诗经 秦风 无衣》:“与子同仇。”先秦 丘明《 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
    165

    挺而走险

    成语拼音:
    tǐng ér zǒu xiǎn
    成语解释:
    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成语出处:
    先秦 丘明《 文公十七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166

    天经地义

    成语拼音:
    tiān jīng dì yì
    成语解释:
    经:道;原则;义:正理。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比喻理所当然;不可置疑。
    成语出处:
    先秦 丘明《 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167

    投袂而起

    成语拼音:
    tóu mèi ér qǐ
    成语解释:
    投袂:挥动袖子。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动起来的神态。
    成语出处:
    先秦 丘明《 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
    168

    天平地成

    成语拼音:
    tiān píng dì chéng
    成语解释:
    指万事安排妥当,天下太平。
    成语出处:
    先秦 丘明《 僖公二十四年》:“《夏书》曰‘地平天成’,称也。”
    169

    贪天之功

    成语拼音:
    tān tiān zhī gōng
    成语解释:
    贪:贪图。把天所成就的功绩说成是自己的力量。现指抹杀群众或领导的力量,把功劳归于自己。
    成语出处:
    先秦 丘明《 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170

    叹为观止

    成语拼音:
    tàn wéi guān zhǐ
    成语解释:
    看到这里就够了;不必再看别的。指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极点。
    成语出处:
    先秦 丘明《 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171

    痛心疾首

    成语拼音:
    tòng xīn jí shǒu
    成语解释:
    伤心而且头痛。形容伤心痛恨到了极点。疾首:头痛。
    成语出处:
    先秦 丘明《 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
    172

    恶不去善

    成语拼音:
    wù bù qù shàn
    成语解释:
    不因为厌恶某人而否定他的优点。
    成语出处:
    丘明《 哀公五年》:“私仇不及公,好不废过,恶不去善,义之经也。”
    173

    尾大不掉

    成语拼音:
    wěi dà bù diào
    成语解释:
    掉:摇动。尾巴太大,掉转不灵。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成语出处:
    先秦 丘明《 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174

    呜呼哀哉

    成语拼音:
    wū hū āi zāi
    成语解释:
    旧时祭文中常用的表示对死者哀悼的语句;意思是“唉!伤心啊!”后用以指死亡或完蛋。
    成语出处:
    先秦 丘明《 哀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175

    玩火自焚

    成语拼音:
    wán huǒ zì fén
    成语解释:
    玩火的必定会烧了自己。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玩:玩弄;焚:烧。
    成语出处:
    先秦 丘明《 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
    176

    唯命是从

    成语拼音:
    wéi mìng shì cóng
    成语解释:
    只要有命令就听从;形容完全服从命令。唯:唯独;命:命令。
    成语出处:
    先秦 丘明《 昭公十二年》:“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
    177

    唯命是听

    成语拼音:
    wéi mìng shì tīng
    成语解释:
    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成语出处:
    先秦 丘明《 宣公十二年》:“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
    178

    外强中干

    成语拼音:
    wài qiáng zhōng gān
    成语解释:
    指外表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虚弱。
    成语出处:
    先秦 丘明《 僖公十五年》:“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
    179

    五世其昌

    成语拼音:
    wǔ shì qí chāng
    成语解释:
    世:代;其:时间副词,交要。五世之后,子孙昌盛。旧时用于祝人新婚。
    成语出处:
    先秦 丘明《 庄公二十二年》:“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180

    问诸水滨

    成语拼音:
    wèn zhū shuǐ bīn
    成语解释:
    滨:水边。比喻不承担责任或两者不相干。
    成语出处:
    先秦 丘明《 僖公四年》:“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 左传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