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国成语 (371个)

    341

    桀犬吠尧

    成语拼音:
    jié quǎn fèi yáo
    成语解释:
    桀的犬向尧狂吠。比喻奴才一心为他的主了效劳。
    成语出处:
    汉 邹阳《狱中上书自明》:“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士,桀之狗可使吠尧,而跖之客可使刺由。”
    342

    积少成多

    成语拼音:
    jī shǎo chéng duō
    成语解释:
    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从少变多。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众少成多,积小致钜。”
    343

    精神恍惚

    成语拼音:
    jīng shén huǎng hū
    成语解释:
    恍惚:迷糊。形容精神不集中的样子。
    成语出处:
    北齐 魏收《魏书 尔朱荣传》:“荣亦精神恍惚,不自支持。”
    344

    接踵而至

    成语拼音:
    jiē zhǒng ér zhì
    成语解释:
    踵:脚后跟;接踵:足跟相接。后头的人脚尖挨上前头人的脚跟;一个跟着一个来到。形容人特别多;络绎不绝。或事情连续不断地发生。也作“继踵而至”、“接踵而来”。
    成语出处:
    《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下》:“是日唐主大军接踵而至。”
    345

    鲁连蹈海

    成语拼音:
    lǔ lián dǎo hǎi
    成语解释:
    时齐人鲁仲连不满秦王称帝的计划,曾说,秦如称帝,则蹈东海而死。后以“鲁连蹈海”表示宁死而不受强敌屈辱的气节、情操。
    成语出处:
    明·许时泉《武陵春》:“弃礼义而尚有功,鲁连蹈海;堕名城以杀豪杰,李耳出关。”
    346

    墨守成规

    成语拼音:
    mò shǒu chéng guī
    成语解释:
    墨守:时墨翟善于守城;故称善守为“墨守”;后指固执不变地遵循为墨守;成规:现成地规矩、制度。固执守旧;死报着老规矩不放;不思改革进取。
    成语出处:
    清 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朱尝墨守以为准的也。”
    347

    切齿腐心

    成语拼音:
    qiè chǐ fǔ xīn
    成语解释:
    切齿:咬紧牙齿;腐心:形容心中极恨。形容愤恨到极点。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348

    前功尽弃

    成语拼音:
    qián gōng jìn qì
    成语解释:
    以前的功劳、成绩完全丢失;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349

    前倨后恭

    成语拼音:
    qián jù hòu gōng
    成语解释:
    先前态度傲慢;后来恭敬有礼。形容前后态度截然不同。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苏秦列传》:“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
    350

    千金市骨

    成语拼音:
    qiān jīn shì gǔ
    成语解释:
    花费千金,买千里马的骨头。比喻罗致人才的迫切。
    成语出处:
    宋 黄庭坚《咏李伯时摹韩幹三马次苏子由韵》:“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价五羖皮。”
    351

    琼浆玉液

    成语拼音:
    qióng jiāng yù yè
    成语解释:
    比喻仙水、美酒等。
    成语出处:
    明 朱有炖《赛娇客》第三折:“我这里高捧着琼浆玉液,他那里低唱着梁州第七。”
    352

    寝食不安

    成语拼音:
    qǐn shí bù ān
    成语解释:
    睡觉、吃饭都不得安宁。
    成语出处:
    《敦煌变文集 叶净能诗》:“皇帝自此之后,日夜思慕,寝食不安。”
    353

    人心不足蛇吞象

    成语拼音:
    rén xīn bù zú shé tūn xiàng
    成语解释:
    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冤家债主》楔子:“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
    354

    食不甘味

    成语拼音:
    shí bù gān wèi
    成语解释:
    甘:味道好。吃东西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形容心中有事;吃东西也不香。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传》:“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
    355

    伤弓之鸟

    成语拼音:
    shāng gōng zhī niǎo
    成语解释: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怕的人。
    成语出处:
    《晋书 苻生载记》:“伤弓之鸟,落于虚发。”
    356

    室怒市色

    成语拼音:
    shì nù shì sè
    成语解释:
    室:家;市:指在外面;色:脸色。指在家里受气,到外边迁怒于人。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九年》:“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
    357

    天崩地裂

    成语拼音:
    tiān bēng dì liè
    成语解释:
    比喻重大的事变。崩:倒塌。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大树坡义虎送亲》:“忽地乱喇的一声响亮,如天崩地裂,一件东西向前而坠。”
    358

    望帝啼鹃

    成语拼音:
    wàng dì tí juān
    成语解释:
    相传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窦娥冤》:“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清天。我不要半星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359

    无可奈何

    成语拼音:
    wú kě nài hé
    成语解释:
    奈何:如何;怎么办。不得已;没有办法。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
    360

    王孙公子

    成语拼音:
    wáng sūn gōng zǐ
    成语解释:
    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
    成语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 崇教》:“若夫王孙公子,优游贵乐,婆娑绮纨之间。”
    * 战国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