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成语 (286个)

    241

    民安国泰

    成语拼音:
    mín ān guó tài
    成语解释:
    人民安乐,国家太平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历传真、仁、英、神、哲共是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
    242

    目不窥园

    成语拼音:
    mù bù kuī yuán
    成语解释:
    窥:瞥看。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几年中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书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243

    暮虢朝虞

    成语拼音:
    mù guó zhāo yú
    成语解释:
    时晋国假道虞国去打虢国,打下虢国之后,在归途中又把虞国灭了。比喻覆灭变迁的迅速。
    成语出处:
    金 元好问《俳体雪香亭杂咏》:“洛阳城阙变灰烟,暮虢朝虞只眼前。”
    244

    年头月尾

    成语拼音:
    nián tóu yuè wěi
    成语解释:
    ①谓从岁首到腊月底,泛指一年之中。②指《》三传每年首尾的文字。唐时试官常撷取以试应试明经科士子是否熟谙经传本文。
    成语出处:
    宋·林光朝《痴顽不识字》诗:“年头月尾无一是,咄咄痴顽不识字。”
    245

    被发佯狂

    成语拼音:
    pī fà yáng kuáng
    成语解释:
    被发:披散头发;佯:假装。披散头发,装作疯狂
    成语出处: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六卷:“箕子曰:‘知不用而言,愚也;杀身以彰君之恶,不忠也。二者不可,然且为之,不祥莫大焉。’遂被发佯狂而去。”
    246

    贫无立锥之地

    成语拼音:
    pín wú lì zhuī zhī dì
    成语解释:
    穷得连可以插下锥子那样小的地方都没有。形容穷困之极。
    成语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四:“十子者,不能亲也,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争名,则是圣人之未得志者也。”《汉书·食货志》:“富者田连仟佰,贫者亡(无)立锥之地。”
    247

    恰到好处

    成语拼音:
    qià dào hǎo chù
    成语解释:
    恰:正好。办事、说话正好达到最适当的地步。
    成语出处:
    清 王士禛《带经常诗话》:“元倡如初写黄庭,恰到好处;诸名士和作皆不触及。”
    248

    秦欢晋爱

    成语拼音:
    qín huān jìn ài
    成语解释:
    秦、晋:时的秦国和晋国。当时秦、晋两国世代通姻,后称两姓联姻的关系为“秦欢晋爱”或称“秦晋之缘”。形容双方关系十分和美、亲近。亦作“秦晋之缘”。
    成语出处:
    元·向贲《醉花阴》:“秦欢晋爱成吴越,料今生缘分拙。”
    249

    清静无为

    成语拼音:
    qīng jìng wú wéi
    成语解释:
    道家语。时期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和治术。指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
    成语出处:
    唐 贾至《虙子贱碑颂》:“鸣琴汤汤,虙子之堂,清静无为,邑人以康。”
    250

    秦晋之好

    成语拼音:
    qín jìn zhī hǎo
    成语解释:
    原指时期秦国与晋国两国家世代联姻。后泛指两性之间的联姻或婚配关系。
    成语出处:
    元 乔梦符《两世姻缘》:“末将不才,便求小娘子以成秦晋之好,亦不玷辱了他,他如何便不相容。”
    251

    穷途末路

    成语拼音:
    qióng tú mò lù
    成语解释:
    穷途:绝路。末路:路尽头。形容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你如今是穷途末路,举目无依。”
    252

    磬竹难书

    成语拼音:
    qìng zhú nán shū
    成语解释:
    罄:用尽;竹:竹简,用以写字;书:写。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后泛指事实多,写不完。
    成语出处:
    《旧唐书 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253

    秦智虞愚

    成语拼音:
    qín zhì yú yú
    成语解释:
    时期虞国大夫百里奚无所作为,虞亡后入秦,辅佐穆公建立霸业。指一个人的才能只有在适当的环境中才能发挥
    成语出处:
    清·钱谦益《光禄大夫赠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谥文通铁山王公墓志铭》:“楚材晋用,国土所以长嗟;秦智虞愚,贤哲为之永叹。”
    254

    若敖鬼馁

    成语拼音:
    ruò áo guǐ něi
    成语解释:
    若敖:指时楚国的若敖氏;馁:饿。若敖氏的鬼受饿了。比喻没有后代,无人祭祀。
    成语出处:
    《左传·宣公四年》:“若敖氏之鬼,不其馁尔?”
    255

    若敖之鬼

    成语拼音:
    ruò áo zhī guǐ
    成语解释:
    若敖:指时楚国的若敖氏。若敖氏的鬼将因灭宗而无人祭祀。比喻没有后代,无人祭祀。
    成语出处:
    《左传 宣公四年》:“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尔?”
    256

    舍本求末

    成语拼音:
    shě běn qiú mò
    成语解释:
    舍:舍弃;求: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成语出处:
    《关尹子 一宇》:“殊不知舍源求流,无时得源。舍本求末,无时得本。”
    257

    杀妻求将

    成语拼音:
    shā qī qiú jiàng
    成语解释:
    时,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258

    社鼠城狐

    成语拼音:
    shè shǔ chéng hú
    成语解释:
    社:土地庙。城墙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权势做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成语出处:
    宋 李纲《八月十一日次茶陵县入界湖南有感》诗:“巨蠹推穷付囹圄,社鼠城孤扫巢穴。”
    259

    唾手可得

    成语拼音:
    tuò shǒu kě dé
    成语解释:
    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往手上吐唾沫。
    成语出处:
    《新唐书 褚遂良传》:“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万,翔会云輣,唾手可取。”
    260

    唐突西施

    成语拼音:
    táng tū xī shī
    成语解释:
    唐突:冒犯。西施:时美女,冒犯了西施。比喻为了突出丑的,而贬低了美的。亦作“唐突西子”。
    成语出处:
    梁启超《诗话》:“更会串一戏,曰《易水饯荆卿》,其第一幕‘饯别’内,有歌四章,以《史记》所记原歌作尾声,近于唐突西施,点窜《尧典》。”
    * 春秋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