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如的成语 (921个)

    661

    釜底游鱼

    成语拼音:
    fǔ dǐ yóu yú
    成语解释:
    釜:古时的一种锅。开水锅中尚在游动的鱼。喻处境非常危险或即将灭亡。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662

    伏而咶天

    成语拼音:
    fú ér shì tiān
    成语解释:
    咶:以舌舔物。伏地以舌舔天。喻所行与所求不一致,无法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
    荀况《荀子 仲尼》:“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辟之是犹伏而咶天,救经而引其足也。”
    663

    分风劈流

    成语拼音:
    fēn fēng pǐ liú
    成语解释:
    喻说话干脆而有力量。
    成语出处:
    陆士谔《续孽海花》第42回:“燕公真爽快,真是分风劈流的话,我们就算决定了。”
    664

    吠非其主

    成语拼音:
    fèi fēi qí zhǔ
    成语解释:
    吠:狗叫。狗朝着外人乱叫。旧喻各为其主。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六》:“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665

    凡夫肉眼

    成语拼音:
    fán fū ròu yǎn
    成语解释:
    喻缺乏观察人的眼光。也喻平凡的见识。
    成语出处:
    《法华经》:“凡夫浅识,深著五欲。” 唐·玄奘译《赞弥勒四礼文》:“凡夫肉眼未曾识,为现千尺一金躯。”
    666

    葑菲之采

    成语拼音:
    fēng fēi zhī cǎi
    成语解释:
    不可因葑菲根茎味苦而连叶也不采。原喻夫妻相处,应发德为重,不可因女子容颜衰退而遗弃。后常用作请人有所采取的谦词。
    成语出处:
    《诗经 邶风 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667

    妇姑勃谿

    成语拼音:
    fù gū bó xī
    成语解释:
    指婆媳间的争吵与不和。喻因日常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
    成语出处:
    庄周《庄子 外物》:“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谿。”
    668

    烽鼓不息

    成语拼音:
    fēng gǔ bù xī
    成语解释:
    烽鼓:烽火与战鼓;息:停止。喻战乱不止。
    成语出处: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晋宋迄今,有切民患;烽鼓相望,岁时不息。”
    669

    浮光掠影

    成语拼音:
    fú guāng lüè yǐng
    成语解释:
    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影:一闪而过的影子。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
    成语出处:
    唐 禇亮《临高台》诗:“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670

    风骨峭峻

    成语拼音:
    fēng gǔ qiào jùn
    成语解释:
    峭峻:山又高又陡。形容人很有骨气,刚直不阿。也喻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
    成语出处:
    唐·韩愈《感春》诗:“孔丞别我适临汝,风骨峭峻遗尘埃。”
    671

    桴鼓相应

    成语拼音:
    fú gǔ xiāng yìng
    成语解释:
    用鼓槌击鼓,鼓就发声。喻相互应和,配合紧密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李寻传》:“顺之以善政,则和气可立致,犹桴鼓之相应也。”
    672

    分毫不爽

    成语拼音:
    fēn háo bù shuǎng
    成语解释:
    喻没有丝毫差错。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0卷:“那阴报事也尽多,却是在幽冥地府之中,虽是分毫不爽,无人看见。”
    673

    放虎归山

    成语拼音:
    fàng hǔ guī shān
    成语解释:
    归:返回。把老虎放回山林。喻把敌人放走;留下后患。也作“纵虎归山”。
    成语出处:
    晋 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
    674

    浮花浪蕊

    成语拼音:
    fú huā làng ruǐ
    成语解释:
    指寻常的花草。喻轻浮的人。
    成语出处:
    唐 韩愈《杏花》诗:“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
    675

    飞黄腾达

    成语拼音:
    fēi huáng téng dá
    成语解释:
    飞黄:传说中的神马名。腾达:本作“腾踏”;形容神马腾空飞驰。像飞黄神马似的腾空飞驰。喻升迁很快。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李春郎飞黄腾达,赖长者恩荣德化。”
    676

    风花雪月

    成语拼音:
    fēng huā xuě yuè
    成语解释:
    泛指四时景色。原指封建文学里描写自然景物四种对象。后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思想感情 不健康的诗文。也喻风流场中男女间恋爱的风流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成语出处:
    宋 邵雍《伊川击壤集序》:“虽死生荣辱,转战于前,曾未入于胸中,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
    677

    凤凰于飞

    成语拼音:
    fèng huáng yú fēi
    成语解释:
    本指凤和凰相偕而飞。喻夫妻和好恩爱。常用以祝人婚姻美满。
    成语出处:
    《诗经 大雅 卷阿》:“凤皇于飞,刿刿其羽。”
    678

    飞鸿印雪

    成语拼音:
    fēi hóng yìn xuě
    成语解释:
    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
    成语出处:
    宋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679

    凤凰在笯

    成语拼音:
    fèng huáng zài nú
    成语解释:
    笯:鸟笼。凤凰被关在笼中。喻有才能者不能施展报负。
    成语出处:
    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凤凰在笯兮,鸡鹜翔舞。”
    680

    放虎自卫

    成语拼音:
    fàng hǔ zì wèi
    成语解释:
    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
    成语出处:
    晋 常璩《华阳国志 公孙述刘二牧志》:“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者也。”
    * 比如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