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如的成语 (921个)

    621

    蠹众木折

    成语拼音:
    dù zhòng mù zhé
    成语解释:
    蛀虫多了,木头就要折断。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灾祸。
    成语出处:
    《商君子·修权》:“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622

    蠹啄剖梁柱

    成语拼音:
    dù zhuó pōu liáng zhù
    成语解释:
    喻事故或灾害刚一发生就立刻防止。
    成语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故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此之谓也。”
    623

    鼎足三分

    成语拼音:
    dǐng zú sān fēn
    成语解释: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成语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624

    东走西顾

    成语拼音:
    dōng zǒu xī gù
    成语解释:
    喻顾虑多。
    成语出处:
    《古诗源》卷三:“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625

    对症下药

    成语拼音:
    duì zhèng xià yào
    成语解释:
    症:病症;下药:用药。医生针对病人的病情开方用药。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有效措施。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41卷:“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证下药。”
    626

    盗憎主人

    成语拼音:
    dào zēng zhǔ rén
    成语解释:
    主人:物主。盗贼憎恨被他所盗窃的物主。喻邪恶的人憎恨正直的人。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五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627

    鼎足之势

    成语拼音:
    dǐng zú zhī shì
    成语解释:
    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成语出处:
    晋 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以与泰山共相始终。”
    628

    耳边风

    成语拼音:
    ěr biān fēng
    成语解释:
    在耳边吹过的风。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我说的乃是金玉之言,外交秘诀,你老哥千万不要当做耳边风”
    629

    二分明月

    成语拼音:
    èr fēn míng yuè
    成语解释:
    古人认为天下明月共三分,扬州独占二分。原用于形容扬州繁华昌盛的景象。今用以喻当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成语出处:
    唐 徐凝《忆扬州》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630

    扼吭夺食

    成语拼音:
    è gāng duó shí
    成语解释:
    扼:用力掐着;亢:咽喉。扼住喉咙,夺走吃的东西。喻使人处于绝境。
    成语出处:
    《元史·陈祖仁传》:“乃欲驱疲民以供大役,废其耕耨而荒其田亩,何异扼其吭而夺其食,以速其毙乎?”
    631

    恶虎不食子

    成语拼音:
    è hǔ bù shí zǐ
    成语解释:
    即使凶恶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喻不伤害亲近者。
    成语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杭州龙华寺灵照真觉禅师》:“山僧失口曰:‘恶习虎不食子。’”
    632

    扼喉抚背

    成语拼音:
    è hóu fǔ bèi
    成语解释:
    抚:按,捺。掐住咽喉,按住脊背。喻控制敌方的要害,使其丧失反抗的能力。
    成语出处:
    隋·卢思道《为北齐檄陈文》:“巨舰高舻,顺流东指江都、寿春之域;扼喉抚背之兵,飞龙赤马,绝水南越。”
    633

    二惠竞爽

    成语拼音:
    èr huì jìng shuǎng
    成语解释:
    喻两兄弟都是好样的。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三年》:“二惠竞爽犹可,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
    634

    饿虎扑食

    成语拼音:
    è hǔ pū shí
    成语解释:
    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喻迅速地猛烈地向前冲去。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双手使降妖杖丢一个丹凤朝阳饿虎扑食。”
    635

    饿虎之蹊

    成语拼音:
    è hǔ zhī xī
    成语解释:
    喻非常危险的处所。
    成语出处:
    《史记·刺客列传》:“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
    636

    耳目股肱

    成语拼音:
    ěr mù gǔ gōng
    成语解释:
    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起到耳朵、眼睛、手臂的作用。喻辅佐帝王的重臣。也喻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成语出处:
    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然耳目股肱,寄于卿辈……事有不安,可极言勿隐。”
    637

    耳软心活

    成语拼音:
    ěr ruǎn xīn huó
    成语解释:
    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就是相信别人的话。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7回:“那司棋也曾求了迎春,实指望能救,只是迎春语言迟慢,耳软心活,是不能做主的。”
    638

    二竖为虐

    成语拼音:
    èr shù wéi nüè
    成语解释:
    竖:小子;二竖:指病魔;虐:侵害。喻疾病缠身。
    成语出处:
    《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639

    二桃杀三士

    成语拼音:
    èr táo shā sān shì
    成语解释:
    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三壮士因相争而死。喻借刀杀人。
    成语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640

    鹅行鸭步

    成语拼音:
    é xíng yā bù
    成语解释:
    步:走。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喻步行缓慢。
    成语出处:
    元 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13出:“见一人光纱帽,黑布衫,鹰头雀脑将身探,狼心狗行潜宗阚,鹅行鸭步怀愚滥。”
    * 比如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