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如的成语 (921个)

    841

    隔靴搔痒

    成语拼音:
    gé xuē sāo yǎng
    成语解释: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康山契稳禅师》:“曰:‘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师曰:‘隔靴搔痒。’”
    842

    改弦易辙

    成语拼音:
    gǎi xián yì zhé
    成语解释:
    易:更换;辙;车轮压过的痕迹。琴换了弦;车子换了路。喻改变不适宜的或错误的方法或态度等。
    成语出处:
    宋 王楙《野客丛书 张杜皆有后》:“使其子孙改弦易辙,务从宽厚,亦足以盖其父之愆。”
    843

    高下在心

    成语拼音:
    gāo xià zài xīn
    成语解释:
    高下:喻伸和屈。原意是做事要斟酌情况,采取适当办法。后形容能胸有成竹地处理事情。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
    844

    龟厌不告

    成语拼音:
    guī yàn bù gào
    成语解释:
    指屡加龟卜,致使龟灵厌恶,不再以吉凶告人。喻很有效的东西,过度使用也会失灵。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小旻》:“我龟既厌,不我告犹。”
    845

    高牙大纛

    成语拼音:
    gāo yá dà dào
    成语解释:
    三代军队里的大旗。指军中的旗帜。喻声势显赫。
    成语出处:
    宋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
    846

    龟玉毁椟

    成语拼音:
    guī yù huǐ dú
    成语解释:
    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虎兕出於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847

    贵阴贱璧

    成语拼音:
    guì yīn jiàn bì
    成语解释:
    贵重光阴甚于玉璧。喻时间的宝贵。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848

    鬼蜮伎俩

    成语拼音:
    guǐ yù jì liǎng
    成语解释:
    蜮:传说中一种能含沙影来害人的怪物;鬼蜮:指阴险害人的人;伎俩:卑劣的手段。喻居心不良、暗中伤人的卑劣手段。
    成语出处: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妖妇进资甚巨,而贪婪无厌,鬼蜮伎俩,愈出愈奇,真有令人发指者。”
    849

    狗眼看人

    成语拼音:
    gǒu yǎn kàn rén
    成语解释:
    喻眼光势力。
    成语出处:
    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七回:“这当儿店小二三脚并两脚赶了进来,一副狗眼看人低的神态拉着胡狲的手就要往外赶。”
    850

    各有千秋

    成语拼音:
    gè yǒu qiān qiū
    成语解释:
    每个人都有可以流传久远的特长。喻各有所长;各有优点。千秋:千年;指流传久远。
    成语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你们祁家弟兄是各有千秋!”
    851

    瑰意琦行

    成语拼音:
    guī yì qí xíng
    成语解释:
    瑰:美石,喻珍贵;琦:美玉,喻珍奇,美好。指高明的思想和不平常的行为。
    成语出处: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
    85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成语拼音:
    gōng yù shàn qí shì,bì xiān lì qí qì
    成语解释:
    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853

    各有所职

    成语拼音:
    gè yǒu suǒ zhí
    成语解释:
    各人有各人负责的事。喻分工明确。
    成语出处:
    《周礼·天官·冢宰》高官分职注:“各有所职,而百事举。”
    854

    官样文章

    成语拼音:
    guān yàng wén zhāng
    成语解释:
    原指官场上有固定套式的例行公文。现喻徒具形式;摆摆样子;没有实际内容的文章、言词或做法。
    成语出处:
    明 沈鲸《双珠记 风鉴通神》:“~大手笔,衙官屈宋谁能匹。冀得鸿胪第一传,平地雷轰声霹雳。”
    855

    赶鸭子上架

    成语拼音:
    gǎn yā zī shàng jià
    成语解释:
    喻强迫去做能力达不到的事情。
    成语出处:
    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说着一把将我拖了起来,要我去看看。这是硬赶鸭子上架,我向她解释,去看也是没用。”
    856

    共枝别干

    成语拼音:
    gòng zhī bié gàn
    成语解释:
    喻一个教师传授下来的但又各人自成一派。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2回:“他们所注之书,或所见不同,各有所取;或师资相传,共枝别干。”
    857

    弓折刀尽

    成语拼音:
    gōng zhé dāo jìn
    成语解释:
    喻战斗力没有了,无法可想。
    成语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今日拟打罗山寨,弓折刀尽。”
    858

    归真反璞

    成语拼音:
    guī zhēn fǎn pú
    成语解释:
    归:返回;真:天然,自然;璞: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去掉外饰,还其本质。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859

    钩爪锯牙

    成语拼音:
    gōu zhǎo jù yá
    成语解释:
    指鸟兽尖曲、锋利的爪、牙。喻人的凶恶残暴。也喻武装军队。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凤皇不下,句爪、居牙、戴角、出距之兽于是鸷矣。”
    860

    管中窥豹

    成语拼音:
    guǎn zhōng kuī bào
    成语解释:
    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痕。喻没有看到事物的全貌;只是片面了解。也喻可以从观察到的部分推测全貌。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 比如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