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如的成语 (921个)

    861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成语拼音:
    gǒu zuǐ lǐ tǔ bù chū xiàng yá
    成语解释:
    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成语出处:
    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862

    孤掌难鸣

    成语拼音:
    gū zhǎng nán míng
    成语解释:
    孤:单独;鸣:叫。喻发出声音。一个巴掌拍不响。喻一个人力量薄弱;难以成事。
    成语出处:
    韩非《韩非子 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863

    狗仗人势

    成语拼音:
    gǒu zhàng rén shì
    成语解释:
    仗:倚仗;仗恃。喻坏人倚仗着有权有势的;为非作歹;欺压别人。
    成语出处:
    明 李开先《宝剑记》第五回:“他怕你怎的?他怕我狗仗人势。”
    864

    各自为政

    成语拼音:
    gè zì wéi zhèng
    成语解释:
    指各自在职权范围内按照自己的主张行事;不互相配合。喻不考虑全局;各搞一套。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宣公二年》:“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
    865

    高自位置

    成语拼音:
    gāo zì wèi zhì
    成语解释:
    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
    成语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姑妄听之二》:“狂生某者,性悖妄,诋訾今古,高自位置。”
    866

    孤注一掷

    成语拼音:
    gū zhù yī zhì
    成语解释:
    注:赌注;赌博时所押上的钱;孤注:赌钱的人在输急时把所有的钱并在一起作为赌注;掷:这里指赌钱时掷骰子。赌徒在输急了的时候把所有的钱并作一次押上去;以决最后输赢。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险。
    成语出处:
    宋 辛弃疾《九议》:“于是乎‘为国生事’之说起焉,‘孤注一掷’之喻出焉。”
    867

    高掌远蹠

    成语拼音:
    gāo zhǎng yuǎn zhí
    成语解释:
    喻开拓,开辟
    成语出处:
    汉 张衡《西京赋》:“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蹠,以流河曲。”
    868

    按兵不动

    成语拼音:
    àn bīng bù dòng
    成语解释:
    按:止住。控制住军队;暂不行动;泛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常用以表示持观望态度而不行动。
    成语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召类》:“赵简子将袭卫,使史默往睹之。期以一月,六月而后反……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869

    暗箭难防

    成语拼音:
    àn jiàn nán fáng
    成语解释:
    暗箭:从隐蔽的地方放出来的箭;防:防备。从隐蔽的地方放出来的箭很难防备。
    成语出处:
    《古今杂剧 刘千病打独角牛》第二折:“孩儿也,一了说:明枪好躲,暗箭难防。我暗算他,搬将过来,则一拳打倒那厮,救你父亲。”
    870

    暗箭伤人

    成语拼音:
    àn jiàn shāng rén
    成语解释:
    暗中射箭杀伤别人。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13回:“但是杀下马的,各自抬回本阵,不许暗箭伤人,亦不许抢掳尸首。”
    871

    黯然失色

    成语拼音:
    àn rán shī sè
    成语解释:
    黯然:昏暗的样子;失色:失去光泽。原指心情沮丧;脸色难看。形容相之下显得暗淡无光。有时也形容心情不好。
    成语出处:
    清 冒襄《影梅庵忆语》:“顿使《会真》、《长恨》等篇黯然失色。”
    872

    傲雪凌霜

    成语拼音:
    ào xuě líng shuāng
    成语解释:
    形容不畏严寒;傲然挺立于霜雪之中。
    成语出处:
    宋 杨无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
    873

    病从口入

    成语拼音:
    bìng cóng kǒu rù
    成语解释:
    疾病多是由饮食不慎而引起传染。又作“病由口入”。
    成语出处:
    晋 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874

    不登大雅之堂

    成语拼音:
    bù dēng dà yǎ zhī táng
    成语解释: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部评话,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875

    不胫而走

    成语拼音:
    bù jìng ér zǒu
    成语解释:
    胫:小腿;走:快跑。没有腿却能跑得很快。后形容事物不待推行;就到处流传。
    成语出处:
    汉 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
    876

    补苴罅漏

    成语拼音:
    bǔ jū xià lòu
    成语解释:
    补苴:补缀;弥缝;罅:孔隙。修补好裂缝和漏洞。原指弥补儒家学说的缺欠和不足。后泛指弥补文章、理论中的缺陷和漏洞。
    成语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觝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877

    不羁之才

    成语拼音:
    bù jī zhī cái
    成语解释:
    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成语出处:
    《汉书·司马迁传》:“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
    878

    不看僧面看佛面

    成语拼音:
    bù kàn sēng miàn kàn fó miàn
    成语解释:
    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这方面的情面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31回:“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兄长既是到此,万望救他一救。”
    879

    半路出家

    成语拼音:
    bàn lù chū jiā
    成语解释: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成语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
    880

    不露锋芒

    成语拼音:
    bù lù fēng máng
    成语解释:
    锋:兵刃;芒:植物的尖刺。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
    成语出处:
    宋 吕祖谦《吕东莱文集 杂说》第20卷:“语有力而不露锋芒者,善言也。”
    * 比如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