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浒的成语 (233个)

    101

    漫天遍地

    成语拼音:
    màn shān biàn dì
    成语解释:
    满山遍野,形容众多而密集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传》第88回:“我上高阜处观望辽兵,其势浩大,漫天遍地而来。”
    102

    面色如土

    成语拼音:
    miàn sè rú tǔ
    成语解释:
    见“面如土色”。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传》第一回:“惊得洪太尉目睁口呆,罔知所措,面色如土,奔到廊下,只见真人向前叫苦不迭。”《西湖二集·吴越王再世索江山》:“董昌面色如土。众兵都面面厮觑,不敢则声。”
    103

    买上嘱下

    成语拼音:
    mǎi shàng zhǔ xià
    成语解释:
    见“买上告下”。
    成语出处:
    传》第一○三回:“当下龚正寻个相识,将些银两,替王庆到营差拨处买上嘱下的使用了。”
    104

    满天飞

    成语拼音:
    mǎn tiān fēi
    成语解释:
    形容到处都是。亦作“满空飞”。
    成语出处:
    宋 张元《咏雪》:“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空飞。” 明 施耐庵《传》第七十九回:“风威卷荷叶满天飞,火势燎芦林连梗断。”
    105

    买笑迎欢

    成语拼音:
    mǎi xiào yíng huān
    成语解释:
    见“买笑追欢”。
    成语出处:
    传》第八一回:“俺哥哥要见尊颜,非图买笑迎欢,只是久闻娘子遭际今上,以此亲自特来告诉衷曲。”
    106

    目睁口呆

    成语拼音:
    mù zhēng kǒu dāi
    成语解释:
    亦作“目瞪口呆”。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传》第八十五回:“四方混杀,人人束手,个个归心。定安国舅气的目睁口呆,罔知所措。与众等侍郎束手被擒。”
    107

    捏脚捏手

    成语拼音:
    niē jiǎo niē shǒu
    成语解释:
    放轻手脚走路,动作小心翼翼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传》第二十一回:“唐牛儿捏脚捏手,上到楼上。”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三:“分付已毕,太尉便同一人过去,捏脚捏手,轻轻走到韩夫人窗前。”
    108

    浓妆艳抹

    成语拼音:
    nóng zhuāng yàn mǒ
    成语解释:
    形容妇女妆饰打扮得十分艳丽。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传》:“每日只是浓妆艳抹,和西门庆做一处取乐。”
    109

    炮龙烹凤

    成语拼音:
    pào lóng pēng fèng
    成语解释:
    见“炮凤烹龙”。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传》第八十二回:“堂上堂下,皆列位次,大设筵宴,轮番把盏。厅前大吹大擂。虽无炮龙烹凤,端的是肉山酒海。”
    110

    披头盖脑

    成语拼音:
    pī tóu gài nǎo
    成语解释:
    盖:压。正对着头和脸盖下来。形容(打击、冲击、批评等)来势很猛。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全传》第十四回:“夺过士兵手里的棍棒,劈头盖脸便打。”
    111

    披头散发

    成语拼音:
    pī tóu sàn fà
    成语解释:
    披:散开;一头长发凌乱地披着。形容慌乱、狼狈或懒散。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传》第22回:“那张三又挑唆阎婆去厅上披头散发告道:‘宋江实是宋清隐藏在家,不令出官。’”
    112

    前不巴村,后不巴店

    成语拼音:
    qián bù bā cūn,hòu bù bā diàn
    成语解释:
    指走远道处在无处落脚的境地。也比喻处境尴尬或生活无依靠。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全传》第二回:“小人子母二人贪行了些路程,错过了宿店。来到这里,前不巴村,后不巴店,欲投贵庄借宿一宵,明日早行。”
    113

    前不巴村,后不着店

    成语拼音:
    qián bù bā cūn,hòu bù zháo diàn
    成语解释:
    巴:靠近。着:挨着。前面没有村子,后面没有旅店。形容走远路走到野外荒郊,找不到歇脚住宿的地方。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全传》第三十七回:“三个商量道:‘没来由看使枪棒,恶了这厮!如今闪得前不巴村,后不着店,却是投那里去宿是好?’”
    114

    千恩万谢

    成语拼音:
    qiān ēn wàn xiè
    成语解释:
    一再表示感恩和谢意。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全传》第一百四回:“李助是个星卜家,得了银子,千恩万谢的辞了范全、王庆,来到段家庄回复。”
    115

    七横八竖

    成语拼音:
    qī héng bā shù
    成语解释:
    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全传》第三十四回:“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人,不计其数。”
    116

    气急败坏

    成语拼音:
    qì jí bài huài
    成语解释:
    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慌张失措的样子。形容羞怒、狼狈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传》第五回:“只见数个小喽罗气急败坏,走到山寨里叫道:‘苦也!苦也!’”
    117

    七上八落

    成语拼音:
    qī shàng bā luò
    成语解释:
    形容心神不定或慌乱不安。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传》第一回:“洪太尉倒在树根底下,唬的三十六个牙齿捉对儿厮打,那心头一似十五个吊桶,七上八落的响,浑身却如重风麻木,两腿一似斗败公鸡,口里连声叫苦。”
    118

    七损八伤

    成语拼音:
    qī sǔn bā shāng
    成语解释:
    形容损伤惨重。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传》第六十四回:“后面伏兵齐起,这索超便有三头六臂,也须七损八伤。”又第一百九回:“降者三万人,除那逃走脱的,其余都是十死九活,七损八伤,颠翻在地,被人马践踏,骨肉如泥的,不计其数。”
    119

    缺一不可

    成语拼音:
    quē yī bù kě
    成语解释:
    少一样也不行。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传》第二十回:“林冲道:‘只今番克敌制胜,便见得先生妙法。正是鼎分三足,缺一不可,先生不必推却。’”
    120

    人非草木

    成语拼音:
    rén fēi cǎo mù
    成语解释:
    见“人非木石”。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传》第十七回:“众人道:‘上复观察,小人们人非草木,岂不省的?’”
    * 水浒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