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紧缩式成语 (2306个)

    261

    带减腰围

    成语拼音:
    dài jiǎn yāo wéi
    成语解释:
    语本《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常用以形容病愁瘦损。
    成语出处:
    语出《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
    262

    大可不必

    成语拼音:
    dà kě bù bì
    成语解释:
    可:可以;必:肯定,必要。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如今要再去学那下马冯妇,也就似乎大可不必了。”
    263

    堤溃蚁孔

    成语拼音:
    dī kuì yǐ kǒng
    成语解释:
    堤坝因蚂蚁洞而崩溃。比喻忽视小处会酿成大祸。
    成语出处:
    韩非《韩非子 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264

    道路侧目

    成语拼音:
    dào lù cè mù
    成语解释:
    侧目:侧目而视。在路上相遇,不敢交谈,以目示意。形容政治黑暗暴虐
    成语出处:
    《元史·阿鲁诨萨理传》:“所在囹圄皆满,道路侧目,无敢言者。”
    265

    道路藉藉

    成语拼音:
    dào lù jí jí
    成语解释:
    藉藉:杂乱众多的样子。形容社会上纷纷互相传告
    成语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5回:“执事胸中方略,非局外人所能窥,而道路藉藉,或谓执事者将循政府之意,而从事于武力解决。”
    266

    道路以目

    成语拼音:
    dào lù yǐ mù
    成语解释:
    人们在路上相遇;只是相互看看;心里有怒怨;可什么话也不敢说。形容反动统治暴虐;社会上没有言论自由。
    成语出处:
    《国语 周语上》:“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267

    道路指目

    成语拼音:
    dào lù zhǐ mù
    成语解释:
    指目:手指而目视。道路上的人用手指着,用眼看着。形容事情十分明显
    成语出处:
    邹韬奋《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迄今抗战阵营中尚潜伏着若干妥协主和分子,道路指目,当非空穴来风。”
    268

    锻炼周内

    成语拼音:
    duàn liàn zhōu nà
    成语解释:
    锻炼:形容对判罪的文辞很有研究;周:周密;内:通“纳”,使陷入。指罗织罪状,故意陷人于罪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路温舒传》:“上奏畏却,则锻炼而周内之。”
    269

    大谋不谋

    成语拼音:
    dà móu bù móu
    成语解释:
    具有远大谋略的人,表面上好像看不出谋略。
    成语出处:
    《六韬·武韬·发启》:“大谋不谋,大勇不勇。”
    270

    大难不死

    成语拼音:
    dà nàn bù sǐ
    成语解释:
    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形容幸运地脱险。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夫人云:皆是先生阴德太重,救我一家之命。因此遇大难不死,必有后程,准定发迹也。”
    271

    戴盆望天

    成语拼音:
    dài pén wàng tiān
    成语解释:
    头上顶着盆子看天。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愿望不可能达到。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亡家室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
    272

    丹铅甲乙

    成语拼音:
    dān qiān jiǎ yǐ
    成语解释:
    见“丹黄甲乙”。
    成语出处:
    清·戴名世《序》:“千子慨然悯之,取一代之文,丹铅甲乙,辨其黑白。”
    273

    多钱善贾

    成语拼音:
    duō qián shàn jiǎ
    成语解释:
    亦作“多财善贾”。谓钱多好作买卖。比喻具备充分条件,则事容易办成。
    成语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274

    多歧亡羊

    成语拼音:
    duō qí wáng yáng
    成语解释:
    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成语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275

    大人虎变

    成语拼音:
    dà rén hǔ biàn
    成语解释:
    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成语出处:
    《周易·革》:“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276

    大事不糊涂

    成语拼音:
    dà shì bù hú tú
    成语解释:
    指在有关政治的是非问题上能坚持原则,态度鲜明。
    成语出处:
    《宋史·吕端传》:“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277

    道三不着两

    成语拼音:
    dào sān bù zháo liǎng
    成语解释:
    道:说话;着:接触到。说话三句有两句说不到地方。形容说话不着边际
    成语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苏王文》:“道三不着两,四下乱倡扬,取得经来唐三藏,再莫管他人瓦上霜。”
    278

    东市朝衣

    成语拼音:
    dōng shì cháo yī
    成语解释:
    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被谗,“衣朝衣斩东市。”事见《史记·吴王濞列传》、《汉书·晁错传》。后因以“东市朝衣”为朝臣被杀之典。
    成语出处:
    《史记·吴王濞列传》、《汉书·晁错传》载: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被谗,“衣朝衣斩东市。”
    279

    东山高卧

    成语拼音:
    dōng shān gāo wò
    成语解释:
    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成语出处:
    《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
    280

    得胜回头

    成语拼音:
    dé shèng huí tóu
    成语解释:
    宋、元说书人的术语,在开讲前,先说一段小故事做引子,取其吉利之意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错斩崔宁》:“且先引下一个故事来,权做个得胜回头。”
    * 紧缩式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