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紧缩式成语 (2306个)

    281

    遁俗无闷

    成语拼音:
    dùn sú wú mèn
    成语解释:
    见“遁世无闷”。
    成语出处:
    唐·王勃《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遁俗无闷,因时有待。”
    282

    登山小鲁

    成语拼音:
    dēng shān xiǎo lǔ
    成语解释:
    比喻学问既高便能融会贯通,眼光远大。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283

    断事以理

    成语拼音:
    duàn shì yǐ lǐ
    成语解释:
    断:判断;理:道理。根据道理来判断事情的是非曲直
    成语出处:
    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解》:“陈义设法,断事以理。”
    284

    大题小作

    成语拼音:
    dà tí xiǎo zuò
    成语解释:
    将磊韪写成小文章。比喻把重大问题当作小事情来处理。
    成语出处:
    老舍《读〈套不住的手〉》:“这篇作品不是小题大作,而是大题小作,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
    285

    得未尝有

    成语拼音:
    dé wèi cháng yǒu
    成语解释:
    见“得未曾有”。
    成语出处:
    宋·苏轼《与郭功甫书》之一:“昨辱宠临,久不闻语,殊出意表,盖所谓得未尝有也。”
    286

    得未曾有

    成语拼音:
    dé wèi céng yǒu
    成语解释:
    从来没有过。
    成语出处:
    唐 万齐融《阿育王寺常住田碑》:“阿宝塔之庄严,得未曾有。”
    287

    多闻阙疑

    成语拼音:
    duō wén què yí
    成语解释:
    阙疑:把疑难问题保留下来,不下判断。多听一听别人的言论,把疑难问题保留下来,暂不下判断。也指知识渊博而治学严谨。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288

    道无拾遗

    成语拼音:
    dào wú shí yí
    成语解释:
    同“道不拾遗”。
    成语出处:
    《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商贾重宝,单车露宿,牛马放牧,道无拾遗。”
    289

    大信不约

    成语拼音:
    dà xìn bù yuē
    成语解释:
    信:诚实;约:盟约,条约。指真正讲信义的不在于订约盟誓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大道你器,大信不约。”
    290

    大贤虎变

    成语拼音:
    dà xián hǔ biàn
    成语解释:
    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成语出处:
    《周易·革》:“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291

    钝学累功

    成语拼音:
    dùn xué lěi gōng
    成语解释:
    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成语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文章》:“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292

    得婿如龙

    成语拼音:
    dé xù rú lóng
    成语解释:
    形容得到称心如意的佳婿。
    成语出处: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后汉李赝、孙秀俱娶太尉恒焉女,时人谓恒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
    293

    夺席谈经

    成语拼音:
    duó xí tán jīng
    成语解释:
    本指讲经辩难时,辩胜者夺取他人的坐席。后指见解高明,议论超过当代名流,压倒众人。亦作“夺戴凭席”。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戴凭传》:“帝令群臣能说经者更相难诘,义有不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凭遂重坐五十余席。”
    294

    大言不惭

    成语拼音:
    dà yán bù cán
    成语解释:
    满口自吹自夸的话;一点也不觉得难为情。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宋 朱熹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矣。”
    295

    大愚不灵

    成语拼音:
    dà yú bù líng
    成语解释:
    愚:愚笨;灵:聪明灵巧。非常愚笨的人不晓事,很不机灵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296

    德以抱怨

    成语拼音:
    dé yǐ bào yuàn
    成语解释:
    德:恩德;怨:仇怨,怨恨。以恩德回报仇怨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刘繇传》:“知敦以厉薄,德以抱怨,收骨育孤,哀亡愍存,捐既忘之猜,保六尺之托,诚深恩重分,美名厚实也。”
    297

    大隐朝市

    成语拼音:
    dà yǐn cháo shì
    成语解释:
    朝市:朝廷和集市。指真正的隐士不必隐居山林,可以隐居在闹市
    成语出处:
    晋·王康琚《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
    298

    朵颐大嚼

    成语拼音:
    duǒ yī dà jiáo
    成语解释:
    朵:动;颐:下巴。动嘴大吃。
    成语出处:
    盖如久处灾区之民,草根木皮,冻雀腐鼠,罔不甘之,~。(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二十九章)
    299

    啖以甘言

    成语拼音:
    dàn yǐ gān yán
    成语解释:
    啖:引诱;甘:甜。用甜言蜜语去引诱人
    成语出处:
    宋·陈亮《酌古论·孙权》:“啖以甘言,效其珍物,有求则从,惟恐少拂其意。”
    300

    多言或中

    成语拼音:
    duō yán huò zhōng
    成语解释:
    或:有的。中:正好对上。指多方面讨论之,有的可能中的。
    成语出处:
    《云笈七签》卷七十:“凡我同志,庶几于此者,要在细求真诀,务以师授,不可以谀闻浅说、多言或中之义,所希企及矣。”
    * 紧缩式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