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动式成语 (1030个)

    321

    福过祸生

    成语拼音:
    fú guò huò shēng
    成语解释:
    过:太甚。幸福到了极点就转化为灾祸。形容人乐极生悲
    成语出处:
    《宋书·刘敬宣传》:“今此杖节,常惧福过祸生,实思避盈居损,富贵之旨,非所敢当。”
    322

    反戈一击

    成语拼音:
    fǎn gē yī jī
    成语解释:
    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吾与杨军反戈击之。”
    323

    福过灾生

    成语拼音:
    fú guò zāi shēng
    成语解释:
    幸福到了极点就转化为灾祸。
    成语出处:
    《晋书·庾亮传》:“小人禄薄,福过灾生,止足之分,臣所宜守。”
    324

    反躬自责

    成语拼音:
    fǎn gōng zì zé
    成语解释:
    回过头来责备自己。
    成语出处:
    鲁迅《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二》:“假如当局者稍有良心,应如何反躬自责,激发一点天良?”
    325

    覆公折足

    成语拼音:
    fù gōng zhé zú
    成语解释:
    比喻不胜重任,败坏公事
    成语出处:
    《周易·鼎》:“鼎折足,覆公餗。”
    326

    放火烧山

    成语拼音:
    fàng huǒ shāo shān
    成语解释:
    比喻煽风点火,挑拨离间
    成语出处:
    康濯《东方红》:“你不知道,那狼叼豹咬的齐占杰,前一阵可光在我面前放火烧山呀!”
    327

    放虎遗患

    成语拼音:
    fàng hǔ yí huàn
    成语解释:
    谓放掉老虎,必留后患。
    成语出处:
    唐·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之一:“夫蕃戎之性,人面兽心,亲之则顺,疑之则乱……今阻其善,逆其欢心,古人所谓放虎遗患,不可不察。”
    328

    放虎自卫

    成语拼音:
    fàng hǔ zì wèi
    成语解释:
    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
    成语出处:
    晋 常璩《华阳国志 公孙述刘二牧志》:“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者也。”
    329

    附骥名彰

    成语拼音:
    fù jì míng zhāng
    成语解释:
    附:依附;骥:千里马;彰:显著。依附有名望者,使自己显名于世。
    成语出处:
    《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
    330

    负荆请罪

    成语拼音:
    fù jīng qǐng zuì
    成语解释:
    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来抽打犯人的刑具。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主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331

    抚景伤情

    成语拼音:
    fǔ jǐng shāng qíng
    成语解释:
    接触到面前的景物而引起感情上的伤痛。
    成语出处:
    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三折:“登高望远,人人怀故国之悲抚景伤情,处处洒穷途之泣。”
    332

    否极阳回

    成语拼音:
    fǒu jí yáng huí
    成语解释:
    犹言否极泰来。
    成语出处:
    清·陈梦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祸盈业满,否极阳回。”
    333

    反客为主

    成语拼音:
    fǎn kè wéi zhǔ
    成语解释:
    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比喻变被为主或变次要为主要。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
    334

    翻脸不认人

    成语拼音:
    fān liǎn bù rèn rén
    成语解释:
    比喻不从长远考虑,稍有矛盾,立刻翻脸
    成语出处:
    老舍《骆驼祥子》:“过河拆桥,老头子翻脸不认人,他们替祥子不平。”
    335

    反老成童

    成语拼音:
    fǎn lǎo chéng tóng
    成语解释:
    反:同“返”,归,还。道教语,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成语出处:
    《旧唐书·王守澄传》:“服一刀圭,可愈痿弱重膇之疾,复能反老成童。”
    336

    泛滥成灾

    成语拼音:
    fàn làn chéng zāi
    成语解释:
    泛滥:江河湖泊的水四处溢出。指江河湖泊的水漫溢横流;造成灾害。也比喻有害的思想言行到处传播;成为祸患。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337

    返老归童

    成语拼音:
    fǎn lǎo guī tóng
    成语解释:
    见“返老还童”。
    成语出处:
    《云笈七签》卷六九:“第二返砂,服之一两,即体和神清,返老归童。”
    338

    反老还童

    成语拼音:
    fǎn lǎo huán tóng
    成语解释: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成语出处:
    清 翟灏《通俗编 识馀》:“《急就章》‘长乐无极老复丁’即《参同契》所云老翁复丁壮也,今变之曰反老还童。”
    339

    饭来开口

    成语拼音:
    fàn lái kāi kǒu
    成语解释:
    见“饭来张口”。
    成语出处:
    唐·元稹《放言》诗:“酒熟餔糟学渔父,饭来开口似神鸦。”
    340

    翻脸无情

    成语拼音:
    fān liǎn wú qíng
    成语解释:
    翻:反转。形容突然变脸,不讲情义
    成语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94回:“蒋爷听了,暗道:‘好小子,翻脸无情,这等可恶!’”
    * 连动式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