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ABC式的成语 (1450个)

    741

    宜喜宜嗔

    成语拼音:
    yí xǐ yí chēn
    成语解释:
    见“宜嗔宜喜”。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挂枝儿·爱》:“爱你打我的手势儿娇,还爱你宜喜宜嗔也,嗔我时越觉得好。”
    742

    自吹自擂

    成语拼音:
    zì chuī zì léi
    成语解释:
    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擂:打鼓。
    成语出处: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决不可把自己关在小房子里,自吹自擂,称王称霸。”
    743

    自吹自捧

    成语拼音:
    zì chuī zì pěng
    成语解释:
    自我吹嘘,自己捧场。
    成语出处:
    鲁迅《花边文学 化名新法》:“‘除了万不得已之外’,‘我希望’一个文人也不要化为‘社’,倘使只为了自吹自捧,那真是‘就近又有点卑劣了’。”
    744

    不尴不尬

    成语拼音:
    bù gān bù gà
    成语解释:
    “不”是衬字;无实际意义;尴尬:不自然。形容事情或举动不正常、不三不四。也形容处境窘迫;办事被动;左右为难。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0回:“(薛蝌)及见了宝蟾这种鬼鬼祟祟不尴不尬的光景,也觉了几分。”
    745

    半间半界

    成语拼音:
    bàn gān bàn gà
    成语解释:
    ①不彻底,不深透。②不明确。③犹言不上不下。④谓平庸。
    成语出处:
    参见“半间不界”。
    746

    不慌不忙

    成语拼音:
    bù huāng bù máng
    成语解释:
    不慌张;不忙乱。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只见翠翘不慌不忙地答道。”
    747

    半饥半饱

    成语拼音:
    bàn jī bàn bǎo
    成语解释:
    谓不求甚饱或吃不饱饭。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八卷:“若论起吴衙内,只算做半饥半饱,未能趁心像意。”
    748

    百举百捷

    成语拼音:
    bǎi jǔ bǎi jié
    成语解释:
    做一百件事,成功一百件。指办事万无一失。同“百举百全”。
    成语出处:
    《三国志 吴志 周鲂传》:“鲂生在江淮,长于时事,见其便利,百举百捷。”
    749

    不骄不躁

    成语拼音:
    bù jiāo bù zào
    成语解释:
    骄:骄傲;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
    成语出处:
    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行动和作战)和团结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错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完全有办法的。”
    750

    百伶百俐

    成语拼音:
    bǎi líng bǎi lì
    成语解释:
    形容非常聪明乖巧。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李玉英狱中讼冤》:“那焦氏生得有六七分颜色,女工针指,却也百伶百俐,只是心肠有些狠毒。”
    751

    变脸变色

    成语拼音:
    biàn liǎn biàn sè
    成语解释:
    因内心惊、惧、急、怒而改变面色。
    成语出处:
    《小说选刊》1981年第9期:“那知李尚尚一听,就变脸变色地发起脾气来。”
    752

    半梦半醒

    成语拼音:
    bàn mèng bàn xǐng
    成语解释:
    谓睡眠尚未清醒。
    成语出处:
    《卖命·半梦半醒》:“说来说去,我究竟在半梦半醒之间,做了些甚么呢?”
    753

    不偏不党

    成语拼音:
    bù piān bù dǎng
    成语解释:
    不偏向任何一方。
    成语出处:
    春秋 鲁 墨翟《墨子 兼爱下》:“《周诗》曰:王道荡荡,不偏不党。”
    754

    半青半黄

    成语拼音:
    bàn qīng bàn huáng
    成语解释:
    农作物还没有长好,青黄相接。比喻时机还没有成熟。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第一卷:“只为明得不尽,若明得尽,私意自然留不得。若半青半黄,未能透彻,便是尚有渣滓,非所谓真知也。”
    755

    半丝半缕

    成语拼音:
    bàn sī bàn lǜ
    成语解释:
    缕:线。半根丝,半缕线。形容数量少,价值极其微小的东西。
    成语出处:
    清 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756

    半生半熟

    成语拼音:
    bàn shēng bàn shú
    成语解释:
    没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比喻不熟悉;不熟练。
    成语出处:
    元 元怀《拊掌录》:“北都有妓女美色,而举止生梗,土人谓之生张八……野(魏野)赠之诗曰:‘君为北道生张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座客大发一噱。”
    757

    半死半生

    成语拼音:
    bàn sǐ bàn shēng
    成语解释:
    ①未全死。②比喻无意义、无生气的苟且的生活。
    成语出处:
    汉 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其根半死半生。”
    758

    不上不下

    成语拼音:
    bù shàng bù xià
    成语解释:
    上不去,下不来。形容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达生》:“上而不下,则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则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当心,则为病。”
    759

    百顺百依

    成语拼音:
    bǎi shùn bǎi yī
    成语解释:
    形容什么都顺从。同“百依百随”。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焦氏]况兼正在妙龄,打扮得如花朵相似,枕席之间,曲意取媚。果然哄得李雄千欢万喜,百顺百依。”
    760

    半推半就

    成语拼音:
    bàn tuī bàn jiù
    成语解释:
    推:推辞;就:靠拢;接受。一面推辞;一面接受。形容表面推辞;但内心愿意接受;假意拒绝的样子。
    成语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半推半就,又惊又爱,檀口揾香腮。”
    * AABC式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