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CC式的成语 (1450个)

    181

    楚得楚弓

    成语拼音:
    chǔ dé chǔ gōng
    成语解释:
    见“楚弓楚得”。
    成语出处:
    见“楚弓楚得”。
    182

    楚弓楚得

    成语拼音:
    chǔ gōng chǔ dé
    成语解释:
    楚国人丢掉的弓;仍然被楚国人拾到了。比喻自己丢失的东西落入与自己同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手中。形容肥水没有外流。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说苑》:“左右请求之。王曰:‘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183

    成己成物

    成语拼音:
    chéng jǐ chéng wù
    成语解释:
    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
    184

    成日成夜

    成语拼音:
    chéng rì chéng yè
    成语解释:
    整日整夜,日日夜夜
    成语出处: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一章:“成日成夜爆破声不断,好像这里在进行一场决定人类命运的大战。”
    185

    乘时乘势

    成语拼音:
    chéng shí chéng shì
    成语解释:
    旧指人应趁着机会、时势,做一番事业。
    成语出处:
    《孟子 公孙丑上》:“虽有智能,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186

    彻首彻尾

    成语拼音:
    chè shǒu chè wěi
    成语解释:
    彻:通,透。从头到尾,全部,十足的意思。
    成语出处:
    宋 朱熹《答陈安卿书》:“今此于既学适道之后却言笃信何也?恐信字彻首彻尾不可分先后。
    187

    彻头彻尾

    成语拼音:
    chè tóu chè wěi
    成语解释:
    彻:通;透。从头到尾;自始至终;完完全全。
    成语出处:
    宋 朱熹《答程正思书》:“盖圣贤之学,彻头彻尾,只是一个敬字。”
    188

    诚心诚意

    成语拼音:
    chéng xīn chéng yì
    成语解释:
    诚:真实的心意。真心诚意。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也作“诚心实意”。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姥姥你放心。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岂有个不教你见个真佛去的呢。”
    189

    大慈大悲

    成语拼音:
    dà cí dà bēi
    成语解释:
    慈:仁爱;悲:怜悯。佛家用语。爱一切众生的大慈;拯救一切受苦受难的人为大悲。指爱人而与众生同乐;怜悯人生而拔众生苦。后多用来指人心肠慈善;肯于施舍救助。
    成语出处:
    《法华经 譬喻品》:“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
    190

    得寸得尺

    成语拼音:
    dé cùn dé chǐ
    成语解释:
    《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谓或多或少皆有所得。后亦谓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成语出处:
    《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191

    得尺得寸

    成语拼音:
    dé chǐ dé cùn
    成语解释:
    得:取得,获得。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多少就是多少。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 得尺亦王之尺也。”
    192

    俏成俏败

    成语拼音:
    qiào chéng qiào bài
    成语解释:
    近似于成或败,谓非真成真败。
    成语出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力命》:“佹佹成者,俏成也,初非成也;佹佹败者,俏败者也,初非败也;故迷生于俏。”
    193

    不卑不亢

    成语拼音:
    bù bēi bù kàng
    成语解释: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成语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须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捞几个钱。”
    194

    不打不相识

    成语拼音:
    bù dǎ bù xiāng shí
    成语解释:
    指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8回:“戴宗道:‘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
    195

    不打不成相识

    成语拼音:
    bù dǎ bù chéng xiāng shí
    成语解释:
    指经过交手,彼此了解,结交起来就更投合。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8回:“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
    196

    不当不正

    成语拼音:
    bù dāng bù zhèng
    成语解释:
    不:语助词,没有实际意思。表示端端正正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老汉也分开人丛,不当不正,站在那相公马前。”
    197

    不悱不发

    成语拼音:
    bù fěi bù fā
    成语解释:
    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成语出处: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98

    不丰不俭

    成语拼音:
    bù fēng bù jiǎn
    成语解释:
    指不奢不俭,多少合宜。
    成语出处:
    见“不丰不杀”。
    199

    不丰不杀

    成语拼音:
    bù fēng bù shā
    成语解释:
    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礼器》:“孔子曰:‘礼不可不省也,礼不同,不丰,不杀。’”
    200

    不干不净

    成语拼音:
    bù gān bù jìng
    成语解释:
    净:洁净。指粗俗,下流。淫乱的婉辞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回:“不知是那里附学的学生,倒欺负他,里头还有些不干不净的话。”
    * ABCC式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