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开头的成语 (2716个)

    641

    笔耕砚田

    成语拼音:
    bǐ gēng yàn tián
    成语解释:
    比喻从事脑力劳动,以读写为业。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既笔耕为养,亦佣书成学。”
    642

    不敢造次

    成语拼音:
    bù gǎn zào cì
    成语解释:
    造次:仓促、鲁莽轻率。指不敢匆忙地或鲁莽草率从事
    成语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9卷:“恁么即某甲不敢造次。”
    643

    白圭之玷

    成语拼音:
    bái guī zhī diàn
    成语解释:
    圭:古代行礼时用的玉器;玷:白玉上的斑点。比喻好人的缺点。
    成语出处:
    《诗经 大雅 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644

    兵革之祸

    成语拼音:
    bīng gé zhī huò
    成语解释:
    兵革:兵器战甲,引申为战争。指发生战争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将有急怒之谋,以生兵革之祸。”
    645

    博古知今

    成语拼音:
    bó gǔ zhī jīn
    成语解释:
    博:广博。通晓古今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成语出处:
    三国·魏·王肃《孙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
    646

    病骨支离

    成语拼音:
    bìng gǔ zhī lí
    成语解释:
    支离:残缺不全,引伸为憔悴、衰残瘦弱的样子。形容病中体瘦骨露,衰弱无力。
    成语出处:
    宋 陆游《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
    647

    不根之论

    成语拼音:
    bù gēn zhī lùn
    成语解释:
    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
    成语出处:
    《汉书 严助传》:“朔、皋不根持论,上颇俳优畜之。
    648

    百鬼众魅

    成语拼音:
    bǎi guǐ zhòng mèi
    成语解释:
    各种妖魔鬼怪。
    成语出处:
    《后汉书 方术传下 解奴辜》:“章帝时有寿光侯者,能劾百鬼众魅,令自缚见形。”
    649

    不攻自破

    成语拼音:
    bù gōng zì pò
    成语解释: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成语出处:
    唐 顾德章《上中书门下及礼院详议东都太庙修废状》:“是有都立庙之言,不攻而自破矣。”
    650

    败鼓之皮

    成语拼音:
    bài gǔ zhī pí
    成语解释:
    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成语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651

    白骨再肉

    成语拼音:
    bái gǔ zài ròu
    成语解释:
    白骨上再生出肉来。比喻起死回生。
    成语出处:
    唐 张文成《游仙窟》:“十娘怜悯客人,存其死命,可谓白骨再肉,枯树重花。
    652

    本固枝荣

    成语拼音:
    běn gù zhī róng
    成语解释:
    主干强固,枝叶才能茂盛。比喻事物的基础巩固了,其他部分才能发展
    成语出处:
    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一回:“也有书写‘陶朱事业’及‘本固枝荣’等字,下款俱是士、农、工、商有名之人。”
    653

    闭关自守

    成语拼音:
    bì guān zì shǒu
    成语解释:
    守:防守。封闭关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来。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闭门自守,又坐邻伍铸钱挟铜,奸吏因以愁民。”
    654

    傍观者审,当局者迷

    成语拼音:
    bàng guān zhě shěn,dāng jú zhě mí
    成语解释:
    指局外人对事物观察得周详慎密,当事人则往往会迷惑糊涂。
    成语出处:
    宋·马永卿《懒真子》第三卷:“夫为人画策,则工;若自为计,多拙。故曰傍观者审,当局者迷。”
    655

    不轨之徒

    成语拼音:
    bù guǐ zhī tú
    成语解释:
    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
    成语出处:
    《晋书·刘颂传》:“虽有所犯,轻重甚殊,于士君子之心受责不同而名不异者,故不轨之徒得引名自方,以惑众听,因名可乱,假力取直,故清议益伤也。”
    656

    不根之谈

    成语拼音:
    bù gēn zhī tán
    成语解释:
    根:根据;谈:言论。指没有根据的言论
    成语出处:
    清 沈涛《交翠轩笔记》第四卷:“扬州有喜姓,俗言先本姓史,嫌与死同音,乃改为喜。此不根之谈也。”
    657

    悲观主义

    成语拼音:
    bēi guān zhǔ yì
    成语解释:
    对世事所怀消极看法的处世观
    成语出处:
    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投降主义根源于民族失败主义,即民族悲观主义。”
    658

    闭关主义

    成语拼音:
    bì guān zhǔ yì
    成语解释:
    闭关自守不与国外进行往来的政策
    成语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拿来主义》:“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659

    不敢自专

    成语拼音:
    bù gǎn zì zhuān
    成语解释:
    自专:擅自专断。不敢自作主张,独自行事。有自谦的意思。
    成语出处:
    唐 韩愈《褅夾议》:“凡在拟议,不敢自专。
    660

    闭阁自责

    成语拼音:
    bì gé zì zé
    成语解释:
    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同“闭阁思过”。
    成语出处:
    《汉书何并传》:“诩(严诩)本以孝行为官,谓掾史为师友,有过辄闭阁自责,终不大言。”
    * B开头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