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开头的成语 (2716个)

    601

    秉公灭私

    成语拼音:
    bǐng gōng miè sī
    成语解释:
    秉:掌握,主持。主持公道,灭除私念
    成语出处:
    明 张居正《答郑范溪书》:“今不务为秉公灭私,振废起坠。”
    602

    笔歌墨舞

    成语拼音:
    bǐ gē mò wǔ
    成语解释:
    指文笔奇妙精采。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只见当朝圣人出的是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想着自然要取几篇笔歌墨舞的文章。”
    603

    不敢旁骛

    成语拼音:
    bù gǎn páng wù
    成语解释:
    形容全力做一件事,不敢分心到别的事里面去。
    成语出处:
    毛泽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希特勒在西线胜利以前,他似乎是谨慎的。攻波兰,攻挪威,攻荷、比、法,攻巴尔干,都是注全力于一处,不敢旁骛。”
    604

    不顾前后

    成语拼音:
    bù gù qián hòu
    成语解释:
    比喻毫无顾忌。《红楼梦》一二○回:“不是说句不顾前后的话:当初东府里太爷,倒是修炼了十几年,也没有成仙。这佛是更难成。”
    成语出处:
    《红楼梦》一二○回:“不是说句不顾前后的话:当初东府里太爷,倒是修炼了十几年,也没有成仙。这佛是更难成。”
    605

    不改其乐

    成语拼音:
    bù gǎi qí lè
    成语解释: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成语出处:
    《论语·雍也》:“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出不改其乐。”
    606

    百怪千奇

    成语拼音:
    bǎi guài qiān qí
    成语解释:
    形容花样繁多。
    成语出处:
    清 李渔《闲情偶寄 饮馔 蔬食》:“世人制菜之法,可称百怪千奇。自新鲜以至于腌糟酱腊,无一不曲尽奇能,务求至美。”
    607

    兵戈抢攘

    成语拼音:
    bīng gē qiǎng rǎng
    成语解释:
    兵戈:武器,指战争;抢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成语出处:
    《金史·粘葛奴甲传》:“时兵戈抢攘,道路不通,奴甲受命,毅然策孤骑。”
    608

    闭关却扫

    成语拼音:
    bì guān què sǎo
    成语解释:
    却:停止;却扫:不再清扫车迹,意指谢客。关上大门,扫除车迹。指闭门谢客,不和外界往来。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江淹《恨赋》:“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
    609

    兵戈扰攘

    成语拼音:
    bīng gē rǎo rǎng
    成语解释:
    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衍传下》:“遭扰攘之时,值兵革之际。”
    610

    秉公任直

    成语拼音:
    bǐng gōng rèn zhí
    成语解释:
    持心公正,处事正直。
    成语出处:
    明 张居正《答郑范溪》:“公但自信此心,秉公任直,纷纷之言,不足为意。”
    611

    补过饰非

    成语拼音:
    bǔ guò shì fēi
    成语解释:
    补过:弥补过失;饰非:文饰过错。指掩饰过错
    成语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16卷:“文士笔墨,为人补过饰非,往往如是。”
    612

    闭阁思过

    成语拼音:
    bì gé sī guò
    成语解释:
    阁:小门。过:过错。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错。亦作“闭门思过”。
    成语出处:
    《汉书·韩延寿传》:“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延寿大伤之……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一县莫知所为。”
    613

    不顾死活

    成语拼音:
    bù gù sǐ huó
    成语解释:
    顾:顾惜,眷顾。不顾自己的生命,比喻拚命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3回:“这呆子不顾死活,闯上宫殿,一路钯,筑破门扇,打破桌椅,把些吃酒的家火之类,尽皆打碎。”
    614

    杯弓市虎

    成语拼音:
    bēi gōng shì hǔ
    成语解释:
    指捕风捉影,疑虑重重,自相惊扰。参见“杯弓蛇影”、“三人成虎”。
    成语出处:
    詧盦《学界风潮记 天津商学界之活动》:“同时传来上海有罢市之说,以致杯弓市虎,危机伺伏,人心恐惶,险状万分。”
    615

    败国丧家

    成语拼音:
    bài guó sàng jiā
    成语解释:
    败:衰败,沦亡;丧:丧失。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成语出处:
    《晋书 列女传 刘聪妻刘氏》:“自古败国丧家,未始不由妇人者也。”
    616

    闭门思愆

    成语拼音:
    bì gé sī qiān
    成语解释:
    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同“闭合思过”。
    成语出处:
    《三国志 蜀志 来敏传》“坐事去职”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自谓能以敦厉薄俗,帅之以义。今既不能,表退职,使闭门思愆。”
    617

    不甘示弱

    成语拼音:
    bù gān shì ruò
    成语解释:
    甘:甘心;情愿;示:表示;显示;弱:差;不足。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
    成语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我的第一个师父》:“乡下人大抵有些顽固,以为和尚是只应该念经拜忏的,台下有人骂了起来。师父不甘示弱,也给他们一个回骂。”
    618

    兵贵神速

    成语拼音:
    bīng guì shén sù
    成语解释:
    贵:可贵;神速:特别迅速。用兵以行动特别迅速为贵。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嘉表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619

    敝鼓丧豚

    成语拼音:
    bì gǔ sàng tún
    成语解释:
    敝:破,坏;丧:失去;豚:猪。指击破鼓、烹掉猪以求神治病,病仍未治好。形容费而无益。
    成语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解蔽》:“故伤于湿而击鼓鼓痹,则必有敝鼓丧豚之费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
    620

    悲观失望

    成语拼音:
    bēi guān shī wàng
    成语解释:
    对世事怀有丧失信心消极的看法
    成语出处:
    毛泽东《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我们决不悲观失望,我们是乐观的。”
    * B开头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