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不一一的成语 (563个)

    321

    成语拼音:
    yī zì bù gǒu
    成语解释:
    形容写文章随便下笔,每个字都要斟酌。
    成语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6卷:“杜子美改罢长吟,苟。”
    322

    为多,为少

    成语拼音:
    bǎi bù wéi duō,yī bù wéi shǎo
    成语解释:
    指难得的好人或好东西。
    成语出处:
    《南史 任昉传》:“褚彦回尝谓遥曰:‘闻卿有令子,相为喜之。所谓百为多,为少。’由是闻声藉甚。”
    323

    攻其点,及其余

    成语拼音:
    gōng qí yī diǎn,bù jí qí yú
    成语解释:
    对于人或事从全面看,只是抓住点就攻击。多指有偏见的批评。
    成语出处:
    《新华半月刊》1959年第2期:“那些还觉悟的人就冷眼旁观,吹毛求疵,攻其点,及其余。”
    324

    可再

    成语拼音:
    kě yī ér bù kě zài
    成语解释:
    再:两次或第二次。指只可以做次而可以做第二次
    成语出处:
    明·归有光《菎山县倭寇始末书》:“劝借可暂而可常,可可再。”
    325

    憗遗

    成语拼音:
    tiān bù yìn yí yī lǎo
    成语解释:
    憗:愿;遗:留。天公愿意留下这个老人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憗遗老,俾守我王。”
    326

    知十

    成语拼音:
    zhī yī bù zhī shí
    成语解释:
    仅知道事物的个方面而了解全面
    成语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结和》:“秦知进取之利,而知鸿门之难,是以知知十也。”
    327

    复返

    成语拼音:
    yī qù bù fù fǎn
    成语解释:
    复:重复。返:回来。去就再回来了。也形容事物已成过去;再重现。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去兮复还。”
    328

    成语拼音:
    yī sī bù gǒu
    成语解释:
    苟:苟且。丝毫也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苟,升迁就在指日。”
    329

    成语拼音:
    yī sī bù guà
    成语解释:
    原为佛家语;比喻没有尘世俗念的丝毫牵挂。现形容赤身裸体。
    成语出处:
    宋 黄庭坚《僧景宗相访寄法王航禅师》:“挂鱼脱渊,万古同归蚁旋磨。”
    330

    成语拼音:
    yī sī bù luàn
    成语解释:
    点也紊乱。形容布置或收拾得非常整齐
    成语出处:
    331

    知二

    成语拼音:
    zhī yī ér bù zhī èr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332

    止知其知其二

    成语拼音:
    zhǐ zhī qí yī,bù zhī qí èr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333

    爱财如命

    成语拼音: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
    爱:吝惜;舍得。吝惜钱财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样。形容对钱财的贪婪、吝啬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成语出处:
    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四回:“我想近来世界,管什么英雄,什么豪杰,都是爱财如命,何况吃官司的,少免要和那些狼官鼠吏交手,这更没钱行了。”
    334

    爱莫能助

    成语拼音:
    ài mò néng zhù
    成语解释:
    爱:说通“爰”;隐蔽貌;指隐而见;另说解为同情怜惜。①原意指德之举无形;隐而见;所以没有人能帮助他。②虽很同情;愿意帮助;但限于力量或条件而无法办到。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荆公开言道:‘子瞻左迁黄州,乃圣上主意,老夫爱莫能助。’”
    335

    傲睨万物

    成语拼音:
    ào nì wàn wù
    成语解释:
    睨:斜视。斜着眼看切事物。形容目空切,什么都瞧起。
    成语出处:
    宋 黄庭坚《豫章文集 跋俞秀老清老诗颂》第26卷:“清老往与余共学于涟水,其傲睨万物,滑稽以玩世,白首衰。”
    336

    安如磐石

    成语拼音:
    ān rú pán shí
    成语解释:
    安;安稳;磐石:厚而重的大石头。像磐石样安稳动。形容稳固;可动摇。
    成语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寿于旗翼。”
    337

    安如盘石

    成语拼音:
    ān rú pán shí
    成语解释:
    安:安稳;盘石:大石头。像盘石样安稳动。形容非常稳固,可动摇。
    成语出处:
    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盘石,寿于旗翼。
    338

    傲然挺立

    成语拼音:
    ào rán tǐng lì
    成语解释:
    傲然:坚强屈的样子。挺立:像山峰样高高地耸立。形容坚强而可动摇。
    成语出处:
    茅盾《白杨礼赞》:“难道你竟点也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屈,就象这白杨树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339

    安如泰山

    成语拼音:
    ān rú tài shān
    成语解释:
    安:安稳;泰山:我国著名的高山;在山东省。像泰山样稳固;形容事物十分稳固;可动摇。
    成语出处:
    西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340

    傲然屹立

    成语拼音:
    ào rán yì lì
    成语解释:
    傲然:坚强屈的样子;屹立:像山峰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形容坚定挺拔;可动摇。
    成语出处:
    古华《芙蓉镇》:“抽茎了,长叶了,铁骨青枝,傲然屹立。”
    * 关于不一一的成语 形容不一一的成语 描述不一一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