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不事事的成语 (787个)

    161

    见怪怪,其怪自坏

    成语拼音:
    jiàn guài bù guài,qí guài zì huài
    成语解释:
    怪:奇异的;坏:败。发现怪怪物要惊慌,它就会危害了
    成语出处:
    宋·洪迈《夷坚三志·己·姜七家猪》:“畜生之言,何足为信,我已数月来知之矣。见怪怪,其怪自坏。”
    162

    见怪怪,其怪自绝

    成语拼音:
    jiàn guài bù guài,qí guài zì jué
    成语解释:
    怪:奇异的;绝:绝迹,了却。发现怪怪物要惊慌,它就会危害了
    成语出处:
    谢觉哉《作风漫谈》:“既是毫无根据,那见怪怪,其怪自绝,又何必大惊小怪呢。”
    163

    疾雷及塞耳

    成语拼音:
    jí léi bù jí sāi ěr
    成语解释:
    比喻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及防备。同“疾雷及掩耳”。
    成语出处:
    《淮南子 兵略训》:“故善用兵者,见敌之虚,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击其犹犹,陵其与与,疾雷及塞耳,疾霆暇掩目。”
    164

    疾雷及掩耳

    成语拼音:
    jí léi bù jí yǎn ěr
    成语解释:
    突然响起雷声,使人来及掩耳。比喻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及防备。
    成语出处:
    《六韬 军势》:“善者从而择,巧者一决而犹豫,故疾雷及掩耳,卒电及瞬目。”
    165

    疾雷暇掩耳

    成语拼音:
    jí léi bù xiá yǎn ěr
    成语解释:
    比喻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及防备。同“疾雷及掩耳”。
    成语出处:
    晋 傅玄《傅子 阙题》:“我欲战而彼欲战者,我鼓而进之若山崩河溢,当其冲者摧,值其锋者破,所谓疾雷暇掩耳,则又谁御之。”
    166

    久梦初醒

    成语拼音:
    jiǔ mèng chū xǐng
    成语解释:
    久:长久;初:刚;醒:醒悟。像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从长期理中顿然醒悟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6回:“王氏久梦初醒之人,极口赞成。”
    167

    疾霆暇掩目

    成语拼音:
    jí tíng bù xiá yǎn mù
    成语解释:
    比喻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及防备。同“疾雷及掩耳”。
    成语出处:
    《淮南子 兵略训》:“故善用兵者,见敌之虚,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击其犹犹,陵其与与,疾雷及塞耳,疾霆暇掩目。”
    168

    见物见人

    成语拼音:
    jiàn wù bù jiàn rén
    成语解释:
    只看到物,看见人。指片面强调物质条件,看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成语出处:
    169

    接应

    成语拼音:
    jiē yìng bù xiá
    成语解释:
    暇:空闲。指美景繁多,来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情太多,应付过来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5回:“普席又要吃酒,未免令人接应暇了。”
    170

    见异思迁

    成语拼音:
    jiàn yì sī qiān
    成语解释:
    异:另外的;别的;迁:改变;变动。看到同的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坚定;喜爱专一。
    成语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见异物而迁焉。”
    171

    接踵而至

    成语拼音:
    jiē zhǒng ér zhì
    成语解释:
    踵:脚后跟;接踵:足跟相接。后头的人脚尖挨上前头人的脚跟;一个跟着一个来到。形容人特别多;络绎绝。或情连续断地发生。也作“继踵而至”、“接踵而来”。
    成语出处:
    《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下》:“是日唐主大军接踵而至。”
    172

    可望可即

    成语拼音:
    kě wàng bù kě jí
    成语解释:
    望:远看;即:接近。望得见却能接近。比喻物高远;难以实现或接近。
    成语出处:
    元 萨都刺《偕杨善卿等游法云寺》:“凤台锦袍人,可望可即。”
    173

    可望而可即

    成语拼音:
    kě wàng é bù kě jí
    成语解释:
    能望见,但达到或能接近。常比喻目前还能实现的物。
    成语出处:
    唐·宋之问《明河篇》:“明河可望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明·刘基《登卧龙山写怀二十八韵》:“白云在青天,可望可即。”
    174

    蠡测管窥

    成语拼音:
    lǐ cè guǎn kuī
    成语解释:
    蠡:瓢;管:竹管;窥:人小孔缝隙里观看。用瓢来量大海,从竹管的小孔看天空。比喻见识片面狭窄,看物的整体。
    成语出处:
    《汉书·东方朔传》:“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筳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175

    零碎

    成语拼音:
    líng suì bù quán
    成语解释:
    指细碎周全的物等
    成语出处:
    毛泽东《实践论》:“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是零碎全)和合乎实际(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176

    多暗

    成语拼音:
    lǜ shì duō zǎo
    成语解释:
    考虑
    成语出处:
    177

    老朽无能

    成语拼音:
    lǎo xiǔ wú néng
    成语解释:
    老朽:衰老陈腐。形容人衰老能做什么情。
    成语出处:
    郑愚《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以耽沈之利欲,役老朽之筋骸。”
    178

    暮楚朝秦

    成语拼音:
    mù chǔ cháo qín
    成语解释:
    ①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时而秦,时而楚。后以“暮楚朝秦”比喻反复无常或主意定。②比喻物的归属变换定。
    成语出处:
    清·张岱《陶庵梦忆·日月湖》:“平泉木石多暮楚朝秦,故园亭亦聊为之。”
    179

    迷惑

    成语拼音:
    mí huò bù jiě
    成语解释:
    指对谋非常疑惑,很理解。同“大惑解”。
    成语出处:
    老舍《鼓书艺人》二十七:“她鞠了个躬,转身慢慢走进了下场门。掌声很热烈。听众瞧着她,迷惑解。”
    180

    莫可名状

    成语拼音:
    mò kě míng zhuàng
    成语解释:
    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能用言语来形容。指物极复杂微妙,无法描述。
    成语出处:
    明 刘基《松风阁记》:“草虫鸣切切,乍大乍小,若远若近,莫可名状。”
    * 关于不事事的成语 形容不事事的成语 描述不事事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