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不事事的成语 (787个)

    181

    麻木

    成语拼音:
    má mù bù rén
    成语解释:
    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敏锐;对物反应迟钝;漠关心。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天下作女孩儿的,除了那班天日懂麻木仁的姑娘外,是个女儿便有个女儿情态。”
    182

    懵懵懂懂

    成语拼音:
    měng měng dǒng dǒng
    成语解释:
    糊涂,理。形容什么也知道。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八回:“呆子懵懵懂懂的,托着钵盂,拑着钉钯,与沙僧径直回来。”
    183

    蒙昧无知

    成语拼音:
    méng mèi wú zhī
    成语解释:
    愚钝糊涂;没有知识;理。
    成语出处:
    《晋书 阮种传》:“臣诚蒙昧,所以为罪。”
    184

    泥沙俱下

    成语拼音:
    ní shā jù xià
    成语解释:
    俱:都、一起。泥土和沙石跟着水一起流了下来。比喻好坏同的人或物混杂在一起;一同显现出来。
    成语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一卷:“人称才大者,如万里黄河,与泥沙俱下。余以为:此粗才,非大才也。”
    185

    年少无知

    成语拼音:
    nián shào wú zhī
    成语解释:
    年纪小,
    成语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口尚乳臭,谓世人年少无知;三折其肱,谓医士老成谙练。”
    186

    宁为玉碎,为瓦全

    成语拼音:
    nìng wéi yù suì,bù wéi wǎ quán
    成语解释:
    宁做玉器被打碎,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业牺牲,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成语出处:
    《北齐书 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能瓦全。”
    187

    拟于

    成语拼音:
    nǐ yú bù lún
    成语解释:
    能相比的人或物来比方。
    成语出处:
    陈寅恪《论再生缘》:“能读英文者,颇怪其拟于伦。”
    188

    年幼无知

    成语拼音:
    nián yòu wú zhī
    成语解释:
    年纪小,
    成语出处:
    明·郭勋《英烈传》第78回:“太祖怜他年幼无知,因封为归命侯,赐以居第,在南京城里,随廷臣行礼朝谒。”
    189

    存而毛焉附

    成语拼音:
    pí bù cún ér máo yān fù
    成语解释:
    存:存留;焉:哪里;附:附着。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能存在
    成语出处:
    梁启超《墨学微》第一章:“然此果足为有命说之根据乎?一旦以力破此制度,则皮存而毛焉附矣。”
    190

    片文只

    成语拼音:
    piàn wén zhī shì
    成语解释:
    指零碎全的佚文轶
    成语出处:
    《宋书·志序》:“司马迁制一家之言,始区别名题,至乎礼仪刑政,有所尽,乃于纪传之外,创立八书,片文只,鸿纤备举。”
    191

    泼油救火

    成语拼音:
    pō yóu jiù huǒ
    成语解释:
    救火时用油浇洒。比喻情处理得法,反而使态更严重。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4回:“今使他为先锋,是泼油救火也。”
    192

    皮之存,毛将安傅

    成语拼音:
    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ān fù
    成语解释:
    存:存留;附:附着。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能存在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存,毛将安傅?”
    193

    皮之存,毛将焉附

    成语拼音:
    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yān fù
    成语解释:
    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能存在。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四年》:“皮之存,毛将安傅?”
    194

    安席

    成语拼音:
    qǐn bù ān xí
    成语解释:
    睡觉也能安于枕席。形容心重重,睡着觉。
    成语出处:
    《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安席,食甘味。”
    195

    安席,食甘味

    成语拼音:
    qǐn bù ān xí,shí bù gān wèi
    成语解释:
    甘味:味道好。睡觉也能安于枕席,吃饭时吃出好味道。形容心重重,坐卧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安席,食甘味。”
    196

    挈瓶之知

    成语拼音:
    qiè píng zhī zhì
    成语解释:
    挈瓶:汲水用的瓶,它装了多少水。比喻知识浅薄,能深明理。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七年》:“虽有挈瓶之知(智),守假器,礼也。”《战国策·赵策一》:“人有言,挈瓶之知(智),失守器。”
    197

    强人所难

    成语拼音:
    qiǎng rén suǒ nán
    成语解释:
    强:勉强。勉强别人做愿做或做到的情。
    成语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百花仙子道:‘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代天宣化,岂肯颠倒阴阳,强人所难。’”
    198

    轻重缓急

    成语拼音:
    qīng zhòng huǎn jí
    成语解释:
    缓:慢;急。指各种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成语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国蓄》:“岁有凶穰,故谷有贵贱;令有缓急,故物有轻重。”
    199

    若要知,除非莫为

    成语拼音:
    ruò yào bù zhī,chú fēi mò wéi
    成语解释:
    要想人家知道,除非自己去做。指干了坏终究要暴露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1卷:“自古道:‘若要知,除非莫为。’”
    200

    如蚁附膻

    成语拼音:
    rú yǐ fù shān
    成语解释:
    附:趋附;膻:羊肉的气味。象蚂蚁趋附羊肉一般。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好的物。也比喻许多人依附有钱有势的人。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徐无鬼》:“蚁慕羊肉,羊肉膻也。”
    * 关于不事事的成语 形容不事事的成语 描述不事事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