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不是不的成语 (194个)

    161

    驽马恋栈

    成语拼音:
    nú mǎ liàn zhàn
    成语解释:
    驽马:劣马,跑快的马;栈:指马棚。劣马惦着的只马棚里的饲料。比喻无能的人只贪图安逸,无远大志向。
    成语出处:
    《晋书 宣帝纪》:“爽与范内疏而智及,驽马恋栈豆,必能用也。”
    162

    偏信则暗

    成语拼音:
    piān xìn zé àn
    成语解释:
    偏信:只听信一方面的话;暗:糊涂。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就能明辨非。
    成语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163

    穷达有命

    成语拼音:
    qióng dá yǒu mìng
    成语解释:
    穷:得志;达:在事业上通达。得志和通达都命中注定
    成语出处:
    汉·荀悦《汉纪·平帝纪》:“故穷达有命,吉凶由人。”
    164

    青红皂白

    成语拼音:
    qīng hóng zào bái
    成语解释:
    皂:黑色。各种深浅同的颜色。指同颜色。喻指事情的非曲直。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6卷:“州官得过了贿赂,那管青红皂白,竟断道:‘夏家欠林家二千两。’”
    165

    穷通皆命

    成语拼音:
    qióng tōng jiē mìng
    成语解释:
    穷:得志;通:通达。得志和通达都命中注定
    成语出处:
    元·马致远《残曲·女冠子》:“若论才艺,仲尼年少,便合封侯,穷通皆命也。”
    166

    人妖颠倒

    成语拼音:
    rén yāo diān dǎo
    成语解释:
    妖:妖魔鬼怪。人与鬼颠倒。比喻非颠倒,好坏
    成语出处:
    晋·干宝《搜神记》:“鬼便遂归,作其父形,且语其家:‘二儿已杀妖矣。’儿暮归,共相庆贺,积年觉。”
    167

    诗礼发冢

    成语拼音:
    shī lǐ fā zhǒng
    成语解释:
    冢:坟墓;发冢:盗墓。儒生们用诗礼之教来盗墓。比喻口心非、言行一的伪君子作风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168

    司马称好

    成语拼音:
    sī mǎ chēng hǎo
    成语解释:
    五代李瀚《蒙求》诗:“司马称好。”徐子光集注:“(后汉司马徽)口谈人之短。与人语,莫问好恶,皆言好。有乡人问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陈子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闻人子死,便言好!徽曰:卿言亦大好。”后因以喻指老好人分,事理
    成语出处:
    五代·李瀚《蒙求》诗:“司马称好。”徐子光集注:“(后汉司马徽)口谈人之短。与人语,莫问好恶,皆言好。有乡人问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陈子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闻人子死,便言好!徽曰:卿言亦大好。”
    169

    随声吠影

    成语拼音:
    suí shēng fèi yǐng
    成语解释:
    比喻一经他人唆使,便非曲直,对人大加攻击。
    成语出处:
    汉 王符《潜夫论 贤难》:“谚曰: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170

    诗书发冢

    成语拼音:
    shī shū fà zhǒng
    成语解释:
    比喻口心非、言行一的伪君子作风。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171

    神通广大

    成语拼音:
    shén tōng guǎng dà
    成语解释:
    佛教指其神通法力的广大无边。现形容本领高超;无所能。
    成语出处:
    《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师曰:‘你神通广大,去必无妨。’”
    172

    上智下愚

    成语拼音:
    shàng zhì xià yú
    成语解释:
    智:聪明;愚:笨。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孔子认为他们都先天决定,可改变。
    成语出处:
    《论语·阳货》:“子曰:‘唯上知与下愚移。’”
    173

    挑拨离间

    成语拼音:
    tiǎo bō lí jiàn
    成语解释:
    搬弄非;使别人团结。挑拨:引起;挑动;离间:隔开、拆散;使人和睦。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9回:“这个姓胡名福,最爱挑拨离间。”
    174

    天下老鸹一般黑

    成语拼音:
    tiān xià lǎo guā yī bān hēi
    成语解释:
    比喻坏人坏事各地都差多,到处都一样黑暗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众人笑道:‘这更奇了!天下老鸹一般黑,岂有两样的?’”
    175

    天下老鸦一般黑

    成语拼音:
    tiān xià lǎo yā yī bān hēi
    成语解释:
    比喻坏人坏事各地都差多,到处都一样黑暗
    成语出处:
    鲁迅《致孙伏园》:“前几天也颇有流言,正如去年夏天我在北京一样。哈哈,真天下老鸦一般黑。”
    176

    天下滔滔

    成语拼音:
    tiān xià tāo tāo
    成语解释:
    滔滔:连续断的样子。洪水弥漫,遍地都。比喻社会普遍纷乱。比喻低下的人或良风气比比皆
    成语出处:
    《三国志通俗演义·赵子龙磐河大战》:“方今天下滔滔,民有倒悬之危。”
    177

    乌之雌雄

    成语拼音:
    wū zhī cí xióng
    成语解释:
    乌:乌鸦。乌鸦的雌雄难辨。比喻分善恶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正月》:“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
    178

    息黥补劓

    成语拼音:
    xī qíng bǔ yì
    成语解释:
    谓修整面容残缺,恢复本来面目。后用以喻改过自新。语本《庄子·大宗师》:“许由曰:‘而奚来为轵,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非矣,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意而子曰:‘……庸讵知夫造物者之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成玄英疏:“我虽
    成语出处:
    《庄子·大宗师》:“……庸讵知夫造物者之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
    179

    薰莸无辨

    成语拼音:
    xūn yóu wú biàn
    成语解释:
    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类;辨:明察。分清香草和臭草。比喻善恶好坏分,非混淆
    成语出处:
    唐·陆贽《又论进瓜果人拟官状》:“薰莸无辨,泾渭分,二纪于兹,莫之能整。”
    180

    冤仇可解可结

    成语拼音:
    yuān chóu kě jiě bù kě jié
    成语解释:
    佛教主张结下冤仇的双方最好化解冤仇,要结仇
    成语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4章:“目前应该全力都对付官军,应让屁股后出了乱子。冤仇可解可结,何况咱们同本地各县的大小杆子素来无冤无仇。”
    * 关于不是不的成语 形容不是不的成语 描述不是不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