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不是不的成语 (194个)

    141

    分皂白

    成语拼音:
    bù fēn zào bái
    成语解释:
    皂:黑色。分黑白。比喻非曲直;问情由。
    成语出处:
    《诗经 大雅 桑柔》:“匪言能,胡斯畏忌。”汉 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非,非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142

    管三七二十一

    成语拼音:
    bù guǎn sān qī èr shí yī
    成语解释:
    顾一切,非情由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左手交银,右手交人,若三日没有来时,老身也管三七二十一,公子公子,一顿孤拐打那光棍出去。”
    143

    白黑

    成语拼音:
    bái hēi bù fēn
    成语解释:
    比喻清浊混乱,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刘向传》:“今贤肖浑淆,白黑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
    144

    白黑颠倒

    成语拼音:
    bái hēi diān dǎo
    成语解释:
    颠倒:错乱。指白黑分、非颠倒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列女传 楚成郑瞀》:“王明察,遂辜无罪,白黑颠倒,上下错谬也。”
    145

    可思议

    成语拼音:
    bù kě sī yì
    成语解释:
    佛教用语;指神秘奥妙。可用心意思忖;也能用言语表达。后形容对事物情况、发展变化或言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成语出处:
    《维摩诘经 思议品》:“诸佛菩萨有解脱名可思议。”慧远义记:“思据心,议就口,解脱真德,妙在情妄心言及,故名为可思议。”
    146

    白首同归

    成语拼音:
    bái shǒu tóng guī
    成语解释:
    归:归向、归宿。一直到头发白了,志趣依然相投。形容友谊长久,始终渝。后用“白首同归”,表示都老人而同时去世。
    成语出处:
    晋·潘岳《金谷集作诗》:“春荣谁慕,岁寒良独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147

    百依百顺

    成语拼音:
    bǎi yī bǎi shùn
    成语解释:
    依:依从;顺:顺从。事事都依从别人。形容一味顺从而非。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做爷娘的百依百顺,没一事违拗了他。”
    148

    半疑半信

    成语拼音:
    bàn yí bàn xìn
    成语解释:
    有点怀疑,又有点相信。表示对真假能肯定。
    成语出处:
    唐 元稹《古筑城曲》:“因兹请休和,虏往骑来过。半疑兼半信,筑城犹嵯峨。”
    149

    表壮如里壮

    成语拼音:
    biǎo zhuàng bù rú lǐ zhuàng
    成语解释:
    外表好看,如里面结实。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丈夫的好帮手。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常言道:‘表壮如里壮’,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烦恼做什么?”
    150

    残圭断璧

    成语拼音:
    cán guī duàn bì
    成语解释:
    残缺全的圭璧。指虽然残缺却很珍贵的东西。
    成语出处:
    宋 楼钥《跋傅梦良所藏山谷书渔父诗》:“书既刊诸石,此虽仅得三分之一,残圭断璧要自可宝。”
    151

    疮痍弥目

    成语拼音:
    chuāng yí mí mù
    成语解释:
    疮痍:创伤;弥:满。比喻触目皆天灾人祸,穷困流离,民聊生的景象
    成语出处:
    李大钊《大哀篇》:“大乱之后,满地兵燹,疮痍弥目,民生凋敝,亦云极矣。”
    152

    独立王国

    成语拼音:
    dú lì wáng guó
    成语解释:
    指主权完整的国家。比喻受上级或制度约束,自行其的地区、部门或单位
    成语出处: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8章:“所谓政治分会与北洋军阀的巡阅使毫没有区别,目的在于割据一方,形成独立王国。”
    153

    斗筲之人

    成语拼音:
    dǒu shāo zhī rén
    成语解释:
    斗:容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斗、筲都容量大的器具。像斗筲那样容量的人。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亦用为自谦之词。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154

    叠嶂层峦

    成语拼音:
    dié zhàng céng luán
    成语解释:
    嶂:形势高险像屏障的山。层:重。峦:就连着的山。形容山峦重叠,连绵断。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九:“叠嶂层峦,点点苍苔铺翡翠。”
    155

    讳树数马

    成语拼音:
    huì shù shù mǎ
    成语解释: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建为郎中令,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足一。上谴死矣!’甚惶恐。其为谨慎,虽他皆如。万石君少子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汉
    成语出处: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建为郎中令,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足一。上谴死矣!’……万石君少子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
    156

    己溺己饥

    成语拼音:
    jǐ nì jǐ jī
    成语解释: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以如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自己可推卸的责任。
    成语出处:
    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以如其急也。”
    157

    泾渭同流

    成语拼音:
    jīng wèi tóng liú
    成语解释:
    泾渭:泾水、渭水。比喻非、好坏
    成语出处:
    唐·王勃《上刘右相书》:“夫岂知世终异数,泾渭同流。”
    158

    零打碎敲

    成语拼音:
    líng dǎ suì qiāo
    成语解释:
    指一项工作能有计划的一气完成;而断断续续地去做。也指零星消灭。
    成语出处:
    胡天培《山村新人》:“他就指使他的两个兄弟,零打碎敲地把粮食运出去,以高价出售。”
    159

    摸棱两可

    成语拼音:
    mō léng liǎng kě
    成语解释:
    握持棱角,两端皆可。比喻遇事决断可否,
    成语出处:
    《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摸棱以持两端可矣。”
    160

    盲人摸象

    成语拼音:
    máng rén mō xiàng
    成语解释:
    佛经故事;传说几个盲人各自抚摸大象的身体;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所摸到的一部分就大象;因此各人所说一;争论休。比喻以一点代替全面;看问题片面。
    成语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洪进禅师》:“有僧问:‘众盲摸象,各说异端,忽遇明眼人又作么生?’”
    * 关于不是不的成语 形容不是不的成语 描述不是不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