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不能不的成语 (819个)

    241

    入虎穴,焉得虎子

    成语拼音:
    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
    成语解释:
    焉:怎么。进老虎窝,怎捉到小老虎。比喻亲历险境就获得成功。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超曰:‘入虎穴,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242

    入虎穴,得虎子

    成语拼音:
    bù rù hǔ xué,bù dé hǔ zǐ
    成语解释:
    进老虎洞,就捉到小老虎。比喻担风险就取得成果。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超曰:‘入虎穴,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243

    傍人门户

    成语拼音:
    bàng rén mén hù
    成语解释:
    傍:依傍;靠着。依靠在别人家门庭上。比喻完全依赖别人;自主或自立。
    成语出处:
    宋 苏轼《东坡志林》第12卷:“桃符怒,往复纷然已。门神解之曰:‘吾辈肖,方傍人门户,何暇争闲气耶?’”
    244

    入兽穴,得兽子

    成语拼音:
    bù rù shòu xué,bù dé shòu zǐ
    成语解释:
    进野兽窝,捉到小野兽。比喻冒险进入险境就取得成果
    成语出处:
    《北史·韦佑传》:“古人称入兽穴,得兽子。安危之事未可预量。”
    245

    入兽穴,安得兽子

    成语拼音:
    bù rù shòu xué,ān dé shòu zǐ
    成语解释:
    进野兽窝,怎捉到小野兽。比喻冒险进入险境就取得成果
    成语出处:
    《周书·李远传》:“古人有言:‘入兽穴,安得兽子。’若以奇兵出其意,事或可济。”
    246

    百思得其故

    成语拼音:
    bǎi sī bù dé qí gù
    成语解释:
    百:多次;思:考虑,思考;故:原因。指经过百般思索仍旧找到其原因
    成语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鸡代伏,又何以传种至今也。此真百思得其故矣。”
    247

    百思得其解

    成语拼音:
    bǎi sī bù dé qí jiě
    成语解释:
    百:多次;思:考虑,思考;解:理解。指经过百般思索仍旧理解
    成语出处:
    清 梁启超《论宗教与哲学家之长短得失》:“若此者皆诚之人所百思得其解也。”
    248

    半身

    成语拼音:
    bàn shēn bù suí
    成语解释:
    遂:顺;如意;指活动。半边身体活动自如。
    成语出处:
    汉 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 中风历节》:“夫风之为病,当半身遂,或臂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侠然。”
    249

    半身

    成语拼音:
    bàn shēn bù shè
    成语解释:
    摄:引持。指半边身体随意转动或半边肢体瘫痪
    成语出处:
    《魏书·孟鸾传》:“素被病,面常黯黑,于九殿下暴疾,半身摄,扶载归家,其夜亡。”
    250

    板上钉钉

    成语拼音:
    bǎn shàng dìng dīng
    成语解释:
    比喻事情已经决定,改变。
    成语出处:
    王蒙《蝴蝶》:“海云是已经定性、已经作了板上钉钉的正式结论的阶级敌人。”
    251

    识大体

    成语拼音:
    bú shí dà tǐ
    成语解释:
    识:懂得;大体:重要的道理;关系全局的道理。指认清大局;懂得做事、处理问题从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
    成语出处:
    《宋书 南郡王义宣传》:“尝献世祖酒,先自酌饮,封送所馀,其识大体如此。”
    252

    百思莫解

    成语拼音:
    bǎi sī mò jiě
    成语解释:
    百思:百般思索。指百般思索也理解
    成语出处:
    李准《李双双》:“小王在一边,如坐针毡,百思莫解。”
    253

    冰山难靠

    成语拼音:
    bīng shān nán kào
    成语解释:
    比喻长久的权势,难于依靠。
    成语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君辈倚杨右相如泰山,吾以为冰山耳!若皎日既出,君辈得无失所恃乎?”
    254

    胜其苦

    成语拼音:
    bù shèng qí kǔ
    成语解释:
    胜:禁得起。忍受那种苦楚
    成语出处:
    唐 白行简《李娃传》:“乃徒行出至曲江西杏园东,去其衣服,以马鞭鞭之数百,生胜其苦而毙。”
    255

    食之地

    成语拼音:
    bù shí zhī dì
    成语解释:
    食:生产粮食。指耕种的土地。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我死则择食之地而葬我焉。”
    256

    伴食宰相

    成语拼音:
    bàn shí zǎi xiàng
    成语解释:
    伴食:陪伴人家吃饭。唐朝朝会结束时,宰相率百僚集尚书省都堂会餐。指身居相位而庸懦任事者
    成语出处:
    《旧唐书 卢怀慎传》:“开元三年,迁黄门监。怀慎与紫微令姚崇对掌枢密,怀慎自以为吏道及崇,每事皆推让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
    257

    冰炭同炉

    成语拼音:
    bīng tàn bù tóng lú
    成语解释:
    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同处。
    成语出处:
    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休把我衣服扯住,情知咱冰炭同炉。”
    258

    冰炭同器

    成语拼音:
    bīng tàn bù tóng qì
    成语解释:
    冰和炭火放在同一个器具里。比喻性质同的事物彼此排斥,相容。
    成语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显学》:“夫冰炭同器而久,寒暑兼时而至,杂反之学两立而治。”
    259

    冰炭相容

    成语拼音:
    bīng tàn bù xiāng róng
    成语解释:
    冰:冰块;炭:炭火;容:接纳。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并存
    成语出处:
    宋 陆游《寄题李季章侍郎石林堂》诗:“君见,牛奇章与李卫公,一生冰炭相容。”
    260

    成语拼音:
    bù tòng bù yǎng
    成语解释:
    比喻评论、批评等触及实质;没切中要害;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
    明 吴炳《情邮记 反噬》:“这事痒,却是一个大题目。”
    * 关于不能不的成语 形容不能不的成语 描述不能不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