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不能不的成语 (819个)

    261

    白头

    成语拼音:
    bái tóu bù zhōng
    成语解释:
    指夫妇偕老。
    成语出处:
    清 沈复《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剔灯入帐,芸已寒热大作,余亦继之,困顿两旬。真所谓乐极灾生亦是白头终之兆。”
    262

    半途而废

    成语拼音:
    bàn tú ér fèi
    成语解释:
    半途:半途上;废:中止。路走到一半停了下来。比喻事业没做完就停止;善始善终。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已矣。”
    263

    探虎穴,得虎子

    成语拼音:
    bù tàn hǔ xué,bù dé hǔ zǐ
    成语解释:
    探:探测。进老虎窝,捉到小老虎。比喻冒险进入险境就取得成果
    成语出处:
    《东观汉记·班超传》:“超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酒酣激怒曰:‘探虎穴,得虎子。’”
    264

    探虎穴,安得虎子

    成语拼音:
    bù tàn hǔ xué,ān dé hǔ zǐ
    成语解释:
    探:探测;安:怎么。进老虎窝,怎捉到小老虎。比喻冒险进入险境就取得成果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吕蒙传》:“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探虎穴,安得虎子?”
    265

    成语拼音:
    bù wén bù wǔ
    成语解释:
    文,又武。
    成语出处:
    唐 韩愈《泷吏》诗:“知官在朝,有益国家?得无虱其间,文亦武。”
    266

    备位充数

    成语拼音:
    bèi wèi chōng shù
    成语解释:
    备位:如同尸位,意即徒在其位,尽职;充数:用够格的人来凑足数额。是自谦做事的话。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萧望之传》:“吾尝备位将相,年逾六十矣。”
    267

    舞之鹤

    成语拼音:
    bù wǔ zhī hè
    成语解释:
    舞:舞蹈。舞蹈的鹤。比喻名副实的人。也用来讥讽人无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肯舞。”
    268

    半信半疑

    成语拼音:
    bàn xìn bàn yí
    成语解释:
    信:相信;疑:怀疑。有些相信;又有点怀疑。对真假肯定。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36卷:“若他们听过了,半信半疑,若存若亡,安得惰?”
    269

    婢学夫人

    成语拼音:
    bì xué fū rén
    成语解释:
    婢女学作夫人,比喻刻意去学,却总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6回:“他这日见两奶奶都戴着双翠雁儿,也把那只戴在头上,婢学夫人,十分得意。”
    270

    半疑半信

    成语拼音:
    bàn yí bàn xìn
    成语解释:
    有点怀疑,又有点相信。表示对真假是非肯定。
    成语出处:
    唐 元稹《古筑城曲》:“因兹请休和,虏往骑来过。半疑兼半信,筑城犹嵯峨。”
    271

    一而足

    成语拼音:
    bù yī ér zú
    成语解释:
    足:充足;足够。原指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后指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反复出现;一一列举。
    成语出处:
    《公羊传 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则何以氏?许夷狄者,一而足也。”
    272

    因一事,长一智

    成语拼音:
    bù yīn yī shì,bù zhǎng yī zhì
    成语解释:
    智:聪明才智。经历一件事情,就增长对于那件事情的知识
    成语出处:
    宋·悟明《联灯会要·道本禅师》:“老赵州十八上便解破家散宅,徒为戏论,虽然如是,因一事,长一智。”
    273

    博者

    成语拼音:
    bó zhě bù zhī
    成语解释:
    博:广。无事知的人专精一门学问或技
    成语出处: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81章:“知者博,博者知。”
    274

    知好歹

    成语拼音:
    bù zhī hǎo dǎi
    成语解释:
    知道好坏。多指领会别人的好意。
    成语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87回:“那婆子知好歹,又奚落他,打发武松出门。”
    275

    兵在精而在多

    成语拼音:
    bīng zài jīng ér bù zài duō
    成语解释:
    兵士在于精壮而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只讲数量。
    成语出处:
    《五代史平话 周史》:“凡兵在乎精,在乎多。”
    276

    自量力

    成语拼音:
    bù zì liàng lì
    成语解释:
    量:估计。估计自己的力量。指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
    成语出处:
    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 摩揭陀国上》:“今诸外道自量力,结党连群,敢声论鼓,惟愿大师摧诸异道。”
    277

    知权变

    成语拼音:
    bù zhī quán biàn
    成语解释:
    权变:随机应变。根据实际情况而改变
    成语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世务》:“故虽有诚信之心,知权变,危亡之道也。”
    278

    足为据

    成语拼音:
    bù zú wéi jù
    成语解释:
    足:够得上;据:证据。作为依据。
    成语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79

    足为凭

    成语拼音:
    bù zú wéi píng
    成语解释:
    足:值得;凭:凭据;根据。当作凭证或根据。也作“足为据”。
    成语出处:
    宋 刘安世《尽言集 论蔡确作诗讥讪事第六》:“开具乃委曲苟免之词,足为凭。”
    280

    赞一辞

    成语拼音:
    bù zàn yī cí
    成语解释:
    原指文章写得好,别人再添一句话。一句话也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赞一辞。”
    * 关于不能不的成语 形容不能不的成语 描述不能不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