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举起的成语 (16个)

    1

    鼎绝脰

    成语拼音:
    jǔ dǐng jué dòu
    成语解释:
    :抬;绝:折断;脰:颈项。双手鼎而折断颈项。比喻力小不能胜任
    成语出处:
    梁启超《中国国债史》:“今日我辈对于此国债问题当何如?将一惟政府所指派而唯唯负担,莫敢辞乎?鼎绝脰之患,恐遂不免也。”
    2

    轻而易

    成语拼音:
    qīng ér yì jǔ
    成语解释:
    轻:轻松;:向上托。很轻松很容易地来。形容做事情毫不费力。
    成语出处:
    《诗经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之。”宋 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然人莫能也。”
    3

    纲挈目张

    成语拼音:
    gāng qiè mù zhāng
    成语解释:
    指撒网时,网上的大绳,所有网眼都张开。比喻抓住主要环节,以带动其余;或抓住要领,条理分明。同“纲目张”。
    成语出处:
    清 魏源《道光丙戌海运记》:“于是南北并,纲挈目张。”
    4

    重若轻

    成语拼音:
    jǔ zhòng ruò qīng
    成语解释:
    重物就像轻东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成语出处:
    清 赵翼《瓯北诗话》:“坡诗不尚雄杰一派,其绝人处,在乎议论英爽,笔锋精锐,重若轻,读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5

    拔山扛鼎

    成语拼音:
    bá shān gāng dǐng
    成语解释:
    拔:拔来。扛:两手。鼎:古代用以烹煮的器皿;多为青铜铸造而成;是非常重的器物。拔大山;鼎。形容力大无比。
    成语出处:
    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6

    鼎拔山

    成语拼音:
    jǔ dǐng bá shān
    成语解释:
    能将大鼎,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成语出处:
    明·张四维《双烈记·虏骄》:“王基霸业今朝定,鼎拔山盖世强。”
    7

    揭竿四

    成语拼音:
    jiē gān sì qǐ
    成语解释:
    揭:;竿:竹竿,指旗帜。竹竿当旗帜。借指武装
    成语出处:
    李大钊《国情》:“然历代君人为人之君者,必以省刑罚、薄税敛为戒,其民始相安于无事,否则揭竿四矣。”
    8

    企足矫首

    成语拼音:
    qǐ zú jiǎo shǒu
    成语解释:
    企足:踮脚后跟;矫:通“翘”,。踮脚跟抬头。比喻殷切地盼望
    成语出处:
    宋·吕祖谦《东莱博议》:“巍然被衮,号称天子,顾乃企足矫首待晋之予夺以为轻重,何其衰也。”
    9

    斩木揭竿

    成语拼音:
    zhǎn mù jiē gān
    成语解释:
    揭:;竿:竹竿。砍削树木当兵器,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义。
    成语出处:
    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杰并而亡秦族矣。”
    10

    扛鼎拔山

    成语拼音:
    gāng dǐng bá shān
    成语解释:
    扛:双手。拔大山,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成语出处:
    《史记 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11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成语拼音:
    guā tián bù nà lǚ,lǐ xià bù zhěng guān
    成语解释:
    经过瓜田,不可弯腰提鞋;经过李树下不要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12

    扛鼎抃牛

    成语拼音:
    káng dǐng biàn niú
    成语解释:
    扛鼎:把鼎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成语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 汉·杨雄《法言·渊骞》:“秦悼武、乌获、任鄙,扛鼎抃牛,非绝力也?”
    13

    力能扛鼎

    成语拼音:
    lì néng gāng dǐng
    成语解释:
    扛:用双手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成语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14

    螳臂扼辙

    成语拼音:
    táng bì è zhé
    成语解释:
    螳臂:螳螂的前腿;扼:控制;辙:行车的方向。螳螂臂来阻止车的前进。比喻自不量力
    成语出处: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人臣之谬思乱者,乃螳臂扼辙耳。”
    15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成语拼音:
    zhǎn mù wéi bīng,jiē gān wéi qí
    成语解释:
    兵:兵器;揭:。砍来木棍当兵器,竹竿当旗帜。比喻武装
    成语出处:
    汉·贾谊《过秦论上》:“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16

    只手擎天

    成语拼音:
    zhī shǒu qíng tiān
    成语解释:
    擎:。一只手能把天。形容本领很大
    成语出处:
    清·夏敬渠《野臾曝言》第111回:“前日令先生陈奏功绩,朕已惊叹为古今未有,今观东宫所奏,方知先生尚未道其十之一二,先生真只手擎天者也。”
    * 关于举起的成语 形容举起的成语 描述举起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