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人心者的成语 (8个)

    1

    昌,失

    成语拼音:
    dé rén zhě chāng,shī rén zhě wáng
    成语解释:
    :指。得的就能兴隆,失去的就要灭亡。
    成语出处:
    唐·李观《项籍故里碑铭序》:“至如谋于汉,昔其臣也,公实弃之;兵于汉,亦其将也,公不庸之。故曰:‘得昌,失亡。’”
    2

    面狗

    成语拼音:
    rén miàn gǒu xīn
    成语解释: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面而狗,狗面而兄弟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面狗”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②犹言面兽
    成语出处:
    《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面而狗,狗面而兄弟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
    3

    哀兵必胜

    成语拼音:
    āi bīng bì shèng
    成语解释: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胜。
    成语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 德经》第69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胜矣。”三国 魏 王弼注:“抗,举也;加,当也。哀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
    4

    成语拼音:
    dòng rén xīn pò
    成语解释:
    魄:迷信指依附形体而存在的精神。形容使感动或令震惊。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4回:“那秦淮到了有月色的时候,越是夜色已深,更有那细吹细唱的船来,凄清委婉,动魄。”
    5

    琴俱亡

    成语拼音:
    rén qín jù wáng
    成语解释:
    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的悲伤情。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伤逝》:“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琴俱亡!’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6

    高抬明镜

    成语拼音:
    gāo tái míng jìng
    成语解释:
    秦始皇有一方镜,能照见等。比喻执法判案公正严明。
    成语出处:
    《西京杂记》卷三:“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
    7

    己饥己溺

    成语拼音:
    jǐ jī jǐ nì
    成语解释:
    挨饿、落水就象自己挨饿、落水一样。旧时形容在位民疾苦。也比喻对别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将解除别的痛苦为己任。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8

    吊死问疾

    成语拼音:
    diào sǐ wèn jí
    成语解释:
    吊祭死,慰问病。形容关民群众的疾苦。
    成语出处:
    汉 晁错《论贵粟疏》:“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 关于人心者的成语 形容人心者的成语 描述人心者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