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人才的成语 (173个)

    41

    藏龙卧虎

    成语拼音:
    cáng lóng wò hǔ
    成语解释:
    龙、虎:比喻不平常的物。隐藏着的龙;睡卧着的虎。比喻潜藏着未被发现的或英雄。
    成语出处:
    北周 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42

    河汾门下

    成语拼音:
    hé fén mén xià
    成语解释:
    河:黄河。汾:汾水。隋末大儒王通(文中子)在黄河、汾水之间设馆教学,远近来此求学者达一千余,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程之、薛收、温大雅等都是他的门徒,而这些都是唐初的功臣,时称“河汾门下”。后用以比喻名师门下,济济或辈出。
    成语出处:
    隋末大儒王通(文中子)在黄河、汾水之间设馆教学,远近来此求学者达一千余,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程之、薛收、温大雅等都是他的门徒,而这些都是唐初的功臣,时称“河汾门下”。
    43

    礼贤下士

    成语拼音:
    lǐ xián xià shì
    成语解释:
    礼:以礼相待;对待有礼貌;贤:指贤士;有美德、有能的;下:谦居于别之下;以示对尊敬;士:旧指有知识学问的。对贤者以礼相待;对学者非常尊敬。旧时形容封建君主或官员尊敬和  重视
    成语出处:
    《新唐书 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谦介,为宗臣表,礼贤下士有终始,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44

    英雄本色

    成语拼音:
    yīng xióng běn sè
    成语解释:
    英雄:杰出的。杰出物的本来面貌。多指杰出的物必然有非凡的行为、举动。
    成语出处: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三十四回:“段韶道:‘元帅所言,正是英雄本色,但要用心莫作等闲,挫动锐气。’”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四公子道:‘这是英雄本色。’”
    45

    以言举

    成语拼音:
    yǐ yán jǔ rén
    成语解释:
    根据言论来举荐
    成语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利议》:“[文学]议论称诵,窃商赐之辞;刺讥言治,过管晏之。心卑卿相,志小万乘。及授之政,昏乱不治。故以言举,若以毛相马,此其所以多不称举。”
    46

    作育

    成语拼音:
    zuò yù rén cái
    成语解释:
    培育
    成语出处:
    《诗经·大雅·域朴》:“周王寿考,遐不作?”
    47

    翠尘珠坱

    成语拼音:
    cuì chén zhū yǎng
    成语解释:
    翠:绿宝石;坱:尘土。翡翠蒙尘,珍珠落土。比喻被埋没
    成语出处:
    明·陈与郊《昭君出塞》:“一霎宫闱,万端悲怆,忍使翠尘珠坱。”
    48

    风华正茂

    成语拼音:
    fēng huá zhèng mào
    成语解释:
    风:风采;华:华;茂:茂盛;蓬勃。正是风采动华横溢的时候。形容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成语出处: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49

    纳士招贤

    成语拼音:
    nà shì zhāo xián
    成语解释:
    招:招收;贤:有德有;纳:接受;士:指读书。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
    成语出处:
    《战国策 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元 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
    50

    南州冠冕

    成语拼音:
    nán zhōu guān miǎn
    成语解释:
    南方中杰出的。指识出众的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
    51

    千金买骨

    成语拼音:
    qiān jīn mǎi gǔ
    成语解释:
    花千金高价去购买千里马的骨头,比喻爱惜
    成语出处:
    清·荑荻散《玉娇梨》第12回:“晚生下士,蒙老先生怜心切,欲自愧怍,故得冒充名流,作千金买骨。”
    52

    头角崭然

    成语拼音:
    tóu jiǎo zhǎn rán
    成语解释:
    头角:比喻显露的华;崭然:突出的样子。比喻年轻华横溢
    成语出处: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
    53

    燕骏千金

    成语拼音:
    yàn jùn qiān jīn
    成语解释:
    战国时,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揽。郭隗以马为喻,说古代君王悬赏千金卖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下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马,劝说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贤,贤士将闻风而至。见《战国策·燕策一》。后以“燕骏千金”为招纳贤士之典。
    成语出处:
    战国时,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揽。郭隗以马为喻,说古代君王悬赏千金卖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下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马,劝说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贤,贤士将闻风而至。见《战国策·燕策一》。
    54

    招贤纳士

    成语拼音:
    zhāo xián nà shì
    成语解释:
    招:招收;贤:有德有;纳:接受;士:指读书。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
    成语出处:
    《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
    55

    楚材晋用

    成语拼音:
    chǔ cái jìn yòng
    成语解释:
    楚国的为晋国所用。比喻本国的外流到别的国家工作。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56

    沧海遗珠

    成语拼音:
    cāng hǎi yí zhū
    成语解释:
    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所遗漏。比喻埋没或被埋没的
    成语出处:
    《新唐书 狄仁杰传》:“异其,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57

    大器晚成

    成语拼音:
    dà qì wǎn chéng
    成语解释:
    大器:大的材料;比喻。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能成器。后指能担当大事的要经过长期锻炼;成名往往较晚;也用作对长期不得意的的一种安慰。
    成语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58

    景星凤皇

    成语拼音:
    jǐng xīng fèng huáng
    成语解释:
    传说太平之世能风到景星和凤凰。后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杰出的
    成语出处:
    唐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朝廷之士,引颈东望,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争先睹之为快。”
    59

    破格录用

    成语拼音:
    pò gé lù yòng
    成语解释:
    格:规格,标准;录用:任用。突破原来的标准任用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27回:“此外新进之士,有奇异能的,亦应时破格录用。”
    60

    千金市骨

    成语拼音:
    qiān jīn shì gǔ
    成语解释:
    花费千金,买千里马的骨头。比喻罗致的迫切。
    成语出处:
    宋 黄庭坚《咏李伯时摹韩幹三马次苏子由韵》:“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价五羖皮。”
    * 关于人才的成语 形容人才的成语 描述人才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