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人比人的成语 (1118个)

    221

    川流不息

    成语拼音:
    chuān liú bù xī
    成语解释:
    川:河流;流:流动;息:停止。①喻时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运行永无休止。②亦形容行、车马、船只等往来不绝。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222

    初露锋芒

    成语拼音:
    chū lù fēng máng
    成语解释:
    锋芒:刀剑的刃口和尖端;多喻事物的尖利部分;引申为的棱角和锐气。喻刚开始显露出自己的力量或才能。
    成语出处:
    民日报》1984.2.25:“舒同的墨海生涯从他十四岁在乡间初露锋芒时算起,已有六十五个年头了。”
    223

    豺狼虎豹

    成语拼音:
    chái láng hǔ bào
    成语解释:
    泛指危害畜的各种猛兽。也喻凶残的恶
    成语出处: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实在可怕的是豺狼虎豹。天晚了,倘若出来个把,我们就坏了。
    224

    豺狼横道

    成语拼音:
    chái láng héng dào
    成语解释:
    横道:横在道路中间。喻坏当权。
    成语出处:
    《汉书 孙宝传》:“豺狼横道,不宜复问狐狸。”
    225

    灿烂辉煌

    成语拼音:
    càn làn huī huáng
    成语解释:
    灿烂:鲜明耀眼。形容光彩四射,鲜明耀眼。也喻成绩卓著,十分引注目。
    成语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48回:“只觉金光万道,瑞气千条,灿烂辉煌,华彩夺目。”
    226

    春露秋霜

    成语拼音:
    chūn lù qiū shuāng
    成语解释:
    喻恩泽与威严。也用在怀念先
    成语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眚灾肆赦,则文有春露之滋;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
    227

    豺狼塞路

    成语拼音:
    chái láng sāi lù
    成语解释:
    豺狼:两种凶狠的野兽;塞:堵塞。喻坏当权
    成语出处:
    《北史·隋本纪》:“一失德,四海土崩,群盗蜂起,豺狼塞路,南巢遂往,流彘不归。”
    228

    藏龙卧虎

    成语拼音:
    cáng lóng wò hǔ
    成语解释:
    龙、虎:喻不平常的物。隐藏着的龙;睡卧着的虎。喻潜藏着未被发现的才或英雄。
    成语出处:
    北周 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229

    豺狼野心

    成语拼音:
    chái láng yě xīn
    成语解释:
    喻坏的狠毒用心。
    成语出处:
    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而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
    230

    聪明绝世

    成语拼音:
    cōng míng jué shì
    成语解释:
    聪明到了极点,无能与之相
    成语出处:
    《画学·画中》:“为孤峭,寡言语,不轻与交接,而聪明绝世,至于词曲及笙笛箫管之属,咸能通习。”
    231

    出卖灵魂

    成语拼音:
    chū mài líng hún
    成语解释:
    喻以一个的灵魂去换取荣誉、地位等
    成语出处:
    马识途《清江壮歌》第七章:“他们竟妄想用这一张纸充当贺国威的卖身文契,要他出卖灵魂,出卖自己终生信仰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自己的母亲——中国共产党。”
    232

    撑眉努眼

    成语拼音:
    chēng méi nǔ yǎn
    成语解释:
    撑:竖起;努眼:把眼睛张大。双眉飞扬,两眼圆瞪。喻神情威严,为专断强横
    成语出处:
    宋·朱熹《答或》:“其知之者撑眉努眼,喝骂将去,便谓只此便是良心本性。”
    233

    魑魅魍魉

    成语拼音:
    chī mèi wǎng liǎng
    成语解释:
    魑魅:也作“螭魅”;古代传说中山里湖沼里的鬼怪妖精;魍魉:亦作“罔两”;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指害的鬼怪。后用来喻各种各样的坏。原作“魑魅罔两”。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
    234

    螭魅魍魉

    成语拼音:
    chī mèi wǎng liǎng
    成语解释:
    螭:通“魑”,古代传说中山泽的鬼怪妖精。喻各种各样的坏
    成语出处:
    汉·张衡《西京赋》:“螭魅魍魉,莫能逢旃。”
    235

    螭魅罔两

    成语拼音:
    chī mèi wǎng liǎng
    成语解释:
    螭:通“魑”,古代传说中山泽的鬼怪妖精。喻各种各样的坏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236

    超前绝后

    成语拼音:
    chāo qián jué hòu
    成语解释:
    谓超越前,以后也无一可相。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绝后光前”李善注引《晋起居注·安帝诏》曰:“元功盛德,超前绝后。”《野叟曝言》六九回:“飞娘咋舌惊叹道:‘天下有这等奇烈女子,守节不变,犹所能,至宁死而不显,婆婆之失,则真可超前绝后矣。’
    成语出处: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绝后光前”李善注引《晋起居注·安帝诏》曰:“元功盛德,超前绝后。”
    237

    超群绝伦

    成语拼音:
    chāo qún jué lún
    成语解释:
    超:超过;超群:超出众;绝:没有;伦:同辈。超出众;同辈中没有可以相的。也作“逸群绝伦。”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关羽传》:“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238

    出奇无穷

    成语拼音:
    chū qí wú qióng
    成语解释:
    谓多出奇兵,多用奇计。喻变化多端,使难以捉摸。
    成语出处:
    《史记·田单列传论》:“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
    239

    丛雀渊鱼

    成语拼音:
    cóng què yuān yú
    成语解释:
    喻不行善政,等于把老百姓赶到敌方面去。语本《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雀)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成语出处:
    语出《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雀)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240

    臭肉来蝇

    成语拼音:
    chòu ròu lái yíng
    成语解释:
    腐臭的肉招来苍蝇。喻自己的思想作风有问题,就会招致坏的引诱。
    成语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僧问慧然:‘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曰:‘臭肉来蝇。’”
    * 关于人比人的成语 形容人比人的成语 描述人比人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