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人比人的成语 (1118个)

    301

    冬日可爱

    成语拼音:
    dōng rì kě ài
    成语解释:
    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感到温暖、亲切。态度温和慈爱,使愿意接近。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文公七年》:“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302

    冬日夏云

    成语拼音:
    dōng rì xià yún
    成语解释:
    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态度温和可亲,使愿意接近。
    成语出处:
    宋·陈恬《程伯淳赞》:“本以正身,惟德温温,如冬之日,如夏之云。”
    303

    独树不成林

    成语拼音:
    dú shù bù chéng lín
    成语解释:
    独:单独。一棵树成不了森林。喻个力量有限,做不成大事
    成语出处:
    《古今乐录》:“梁曲曰: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
    304

    单丝不成线

    成语拼音:
    dān sī bù chéng xiàn
    成语解释:
    一根丝绞不成线。喻个力量单薄,难把事情办成。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9回:“为见解珍解宝是个好汉,有心要救他,只是单丝不成线,孤掌岂能鸣。”
    305

    滴水不漏

    成语拼音:
    dī shuǐ bù lòu
    成语解释:
    一滴水也都漏不出去。喻说话做事非常周全、严密;没有丝毫漏失;使无隙可乘。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公孙官率领军士,拘获车仗等,真个是滴水不漏。”
    306

    大水冲了龙王庙

    成语拼音:
    dà shuǐ chōng le lóng wáng miào
    成语解释:
    喻本是自己,因不相识而相互发生了冲突争端。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七回:“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不认识一家咧!”
    307

    大厦栋梁

    成语拼音:
    dà shà dòng liáng
    成语解释:
    喻担负国家重任的才。
    成语出处:
    《晋书·和峤传》:“太傅从事中郎庾顗见而叹曰:‘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磥砢多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308

    毒蛇猛兽

    成语拼音:
    dú shé měng shòu
    成语解释:
    泛指对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喻贪暴者
    成语出处:
    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一讲:“在同兽争的时代,因为不知道何时有毒蛇猛兽来犯,所以类时时刻刻不知生死。”
    309

    大水淹了龙王庙

    成语拼音:
    dà shuǐ yān le lóng wáng miào
    成语解释:
    龙王庙:管水之神的庙宇。喻本是自己,因不相识而互相之间发生了争端。
    成语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4章:“闯王派我来,也只是同你们见见面,交交朋友,免得日后大水淹了龙王庙,一家不认识一家。”
    310

    登坛拜将

    成语拼音:
    dēng tán bài jiàng
    成语解释:
    喻指任命将帅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脑物。
    成语出处:
    唐 杨炯《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贞观八年诏特进代国公李靖为行军大总管,登坛拜将,授钺行师。”
    311

    夺胎换骨

    成语拼音:
    duó tāi huàn gǔ
    成语解释:
    夺别之胎以转生;换己之凡骨为仙骨。本道家语。后喻学习前文学艺术的立意和技巧以创新。也喻重新做
    成语出处:
    宋 释惠洪《冷斋夜话 换骨夺胎法》引黄庭坚曰:“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312

    地头蛇

    成语拼音:
    dì tóu shé
    成语解释:
    指在当地有势力的欺压民的恶霸。喻本地有一定能量的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大官休说满话!常言道:恶龙不斗地头蛇。”
    313

    地网天罗

    成语拼音:
    dì wǎng tiān luó
    成语解释:
    天罗:张在空中捕鸟的网。天空地面,遍张罗网。指上下四方设置的包围圈。喻对敌、逃犯等的严密包围。
    成语出处:
    《大宋宣和遣事》亨集:“才离阴府恓惶难,又值天罗地风灾。”元 无名氏《锁魔镜》第三折:“天兵下了天罗地网者,休要走了两洞妖魔。”
    314

    定心丸

    成语拼音:
    dìng xīn wán
    成语解释:
    一种能使心神安定的中成药。喻能安定思想情绪的话语或做法
    成语出处: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1章:“于是像吃了副定心丸,立刻由惊恐转为坦然。”
    315

    倒悬之苦

    成语拼音:
    dào xuán zhī kǔ
    成语解释:
    倒悬:象被倒挂着一样。喻处境极端困难。同“倒悬之急”。
    成语出处:
    《元史 外夷传》:“群生愁叹,四民废业,贫者弃子以偷生,富者鬻产而应役,倒悬之苦,日甚一日。”
    316

    倒悬之危

    成语拼音:
    dào xuán zhī wēi
    成语解释:
    倒悬:象被倒挂着一样。喻处境极端困难。
    成语出处:
    《孟子 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
    317

    对症下药

    成语拼音:
    duì zhèng xià yào
    成语解释:
    症:病症;下药:用药。医生针对病的病情开方用药。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有效措施。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41卷:“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证下药。”
    318

    盗钟掩耳

    成语拼音:
    dào zhōng yǎn ěr
    成语解释:
    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喻自欺欺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319

    二分明月

    成语拼音:
    èr fēn míng yuè
    成语解释:
    认为天下明月共三分,扬州独占二分。原用于形容扬州繁华昌盛的景象。今用以喻当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成语出处:
    唐 徐凝《忆扬州》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320

    扼吭夺食

    成语拼音:
    è gāng duó shí
    成语解释:
    扼:用力掐着;亢:咽喉。扼住喉咙,夺走吃的东西。喻使处于绝境。
    成语出处:
    《元史·陈祖仁传》:“乃欲驱疲民以供大役,废其耕耨而荒其田亩,何异扼其吭而夺其食,以速其毙乎?”
    * 关于人比人的成语 形容人比人的成语 描述人比人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