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人比人的成语 (1118个)

    481

    己饥己溺

    成语拼音:
    jǐ jī jǐ nì
    成语解释:
    挨饿、落水就象自己挨饿、落水一样。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民疾苦。也喻对别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将解除别的痛苦为己任。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482

    精金良玉

    成语拼音:
    jīng jīn liáng yù
    成语解释:
    品纯洁或物品精美。
    成语出处:
    宋·程颐《程明道先生行状》:“先生资禀既异,而充养有道,纯粹如精金,温润如良玉。”
    483

    兼葭秋水

    成语拼音:
    jiān jiā qiū shuǐ
    成语解释:
    喻思慕的。兼,同“蒹”。
    成语出处:
    《诗经·秦风·蒹葭》:“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在水一方。”
    484

    犄角之势

    成语拼音:
    jī jiǎo zhī shì
    成语解释:
    喻战争中互相配合、夹击敌的态势,或分出兵力牵制敌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2回:“公子元列营于左殿,公子商列营于朝门,相约为犄角之势。”
    485

    撅坑撅堑

    成语拼音:
    jué kēng jué qiàn
    成语解释:
    撅:挖。掘深坑。喻设计害
    成语出处:
    元 曾瑞《斗鹌鹑 风情》:“抡的柄铜揪分外里险,撅坑撅堑。”
    486

    疾雷不及塞耳

    成语拼音:
    jí léi bù jí sāi ěr
    成语解释:
    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来不及防备。同“疾雷不及掩耳”。
    成语出处:
    《淮南子 兵略训》:“故善用兵者,见敌之虚,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击其犹犹,陵其与与,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
    487

    疾雷不及掩耳

    成语拼音:
    jí léi bù jí yǎn ěr
    成语解释:
    突然响起雷声,使来不及掩耳。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来不及防备。
    成语出处:
    《六韬 军势》:“善者从而不择,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故疾雷不及掩耳,卒电不及瞬目。”
    488

    疾雷不暇掩耳

    成语拼音:
    jí léi bù xiá yǎn ěr
    成语解释:
    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来不及防备。同“疾雷不及掩耳”。
    成语出处:
    晋 傅玄《傅子 阙题》:“我欲战而彼不欲战者,我鼓而进之若山崩河溢,当其冲者摧,值其锋者破,所谓疾雷不暇掩耳,则又谁御之。”
    489

    江郎才尽

    成语拼音:
    jiāng láng cái jìn
    成语解释:
    江郎:南朝梁文江淹;少有文名;晚岁文思衰;才:才华;尽:完。江淹的文思已经衰竭。后的文思枯竭或才气用完了。
    成语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1回:“如今弄了这个,还不知可能敷衍交卷。我被你闹的真是江郎才尽了。”
    490

    绝伦超群

    成语拼音:
    jué lún chāo qún
    成语解释:
    伦:类;绝伦:特异,超过同辈。超出众,没有可以相
    成语出处: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三卷:“因思天下之大,仁兆之众,安能必其无绝伦超群之。”
    491

    蛟龙得水

    成语拼音:
    jiāo lóng dé shuǐ
    成语解释:
    蛟:古代传说中的无角龙。传说蛟龙得水就能兴云作雾;飞腾上天。喻英雄物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成语出处:
    管仲《管子 形势》:“主待得民,而后成其威,故曰: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
    492

    绝伦逸群

    成语拼音:
    jué lún yì qún
    成语解释:
    伦:类;逸:超过。超出众,没有可以相的。
    成语出处:
    明 朱之渝《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况贤弟未尝晤接,而才识绝伦逸群,笔则笔,削则削,虽有知我,宁无罪之者哉?”
    493

    圈牢养物

    成语拼音:
    juàn láo yǎng wù
    成语解释:
    圈牢:养牛马的地方。饲养在圈中的牲畜。喻任驱使,毫无自由的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此徒圈牢之养物,非臣之所志也。”
    494

    解民倒悬

    成语拼音:
    jiě mín dào xuán
    成语解释:
    喻把受苦难的民解救出来。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495

    鸡鸣狗吠

    成语拼音:
    jī míng gǒu fèi
    成语解释:
    鸡啼狗叫彼此都听得到。喻聚居在一处的口稠密。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
    496

    将门虎子

    成语拼音:
    jiàng mén hǔ zǐ
    成语解释:
    将门:世代为将的家。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身手不凡。也指后生子弟不辱门庭。
    成语出处:
    三月夫《吴三贵·异象少年》:“将门虎子!这孩子面相极佳,将来说不定会是国之栋梁啊!”
    497

    教猱升木

    成语拼音:
    jiāo náo shēng mù
    成语解释:
    教猴子爬树。喻指使坏干坏事。
    成语出处:
    《诗经 小雅 角弓》:“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
    498

    鸡犬皆仙

    成语拼音:
    jī quǎn jiē xiān
    成语解释:
    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后喻一个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也跟着得势。
    成语出处:
    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499

    鸡犬升天

    成语拼音:
    jī quǎn shēng tiān
    成语解释:
    喻一个做了大官;和他有关的也跟着得势。
    成语出处:
    东汉 王充《论衡 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500

    泾清渭浊

    成语拼音:
    jīng qīng wèi zhuó
    成语解释:
    泾水清,渭水浊。品的高下和事物的好坏,显而易见。
    成语出处:
    《诗经 邶风 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孔颖达疏:“言泾水以有谓水清,故见泾水浊。”
    * 关于人比人的成语 形容人比人的成语 描述人比人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