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人民的成语 (210个)

    101

    不畏死

    成语拼音:
    mín bù wèi sǐ
    成语解释:
    畏:惧怕。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成语出处:
    《老子》第七十四章:“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102

    保于信

    成语拼音:
    mín bǎo yú xìn
    成语解释:
    指执政的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拥护。
    成语出处:
    《左传·定公十四年》:“谚曰:‘保于信。’吾以信义也。”
    103

    社稷生

    成语拼音:
    shè jì shēng mín
    成语解释:
    社稷: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指国家。指国家与
    成语出处:
    傅抱石《郑板桥集前言》:“何与于社稷生之计,三百篇之旨哉?”
    104

    生灵涂地

    成语拼音:
    shēng líng tú dì
    成语解释:
    生灵:百姓;涂:泥沼。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成语出处:
    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生灵涂地。”
    105

    上下交困

    成语拼音:
    shàng xià jiāo kùn
    成语解释:
    指上面(政府)下面()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成语出处:
    《清史稿 食货志一》:“以中国所有财产抵借外债,积数十年不能清偿。摊派加捐,上下交困。”
    106

    荼毒生

    成语拼音:
    tú dú shēng mín
    成语解释:
    荼毒:毒害,残害。指残害
    成语出处:
    唐·李华《吊古战场文》:“秦起长城,竟海为关,荼毒生,万里朱殷。”
    107

    为国为

    成语拼音:
    wéi guó wéi mín
    成语解释:
    指不谋私利,为国家和效力。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一折:“有为国为贤才,因苦谏不听,反遭诛戮。”
    108

    询迁询谋

    成语拼音:
    xún qiān xún móu
    成语解释:
    谓国家的安危、国都的迁徙、国君的拥立,都要征求的意见。语本《周礼·秋官·小司寇》:“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
    成语出处:
    语出《周礼·秋官·小司寇》:“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
    109

    同俗

    成语拼音:
    yī mín tóng sú
    成语解释:
    谓使的思想风俗齐同。
    成语出处:
    语出《晏子春秋·问上十八》:“古者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故明王修道,一同俗。”
    110

    同忧

    成语拼音:
    yǔ mín tóng yōu
    成语解释:
    忧:忧患。与共忧患
    成语出处:
    宋·苏舜钦《诣匦疏》:“岂上位务在镇静,不须与同忧也?”
    111

    休息

    成语拼音:
    yǔ mín xiū xī
    成语解释:
    与:帮助;休息:修养生息。帮助休养生息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昭帝纪》:“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光知时务之要,轻徭薄赋,与休息。”
    112

    渊鱼丛爵

    成语拼音:
    yuān yú cóng jué
    成语解释:
    《孟子·离娄上》:“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者,桀与纣也。”后以“渊鱼丛爵”比喻为政不善,结果驱使投向敌方。
    成语出处:
    《孟子·离娄上》:“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者,桀与纣也。”
    113

    育德

    成语拼音:
    zhèn mín yù dé
    成语解释:
    振:通“赈”,救济。指接济、帮助,涵养自己的德性
    成语出处:
    《周易·蛊》:“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育德。”
    114

    除暴安良

    成语拼音:
    chú bào ān liáng
    成语解释:
    暴:暴徒;泛指给带来危害的;安:安顺、安抚;良:善良的;良。除掉为非作歹的坏;安抚善良的百姓。也作“安良除暴”。
    成语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0回:“俺闻剑客行为莫不至公无私,倘心存偏袒,未有不遭恶报;至除暴安良,尤为切要。”
    115

    之口,甚于防川

    成语拼音:
    fáng ré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chuān
    成语解释:
    防:阻止;甚:超过;川:河流。想堵住的嘴,比堵塞河川还难。指不让说话,是不明智的
    成语出处:
    《晋书·孔严传》:“古为政,防之口,甚于防川。”
    116

    鹤归华表

    成语拼音:
    hè guī huá biǎo
    成语解释:
    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后常用“鹤归华表”感叹世的变迁。
    成语出处:
    晋·陶潜《搜神後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学道于灵虚山。後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
    117

    济世安

    成语拼音:
    jì shì ān rén
    成语解释:
    拯救时世,安定
    成语出处:
    唐·刘禹锡《哭吕衡州》:“一夜霜风雕玉芝,苍生望绝士林悲,空怀济世安略,不见男婚女嫁时。”
    118

    城郭

    成语拼音:
    rén mín chéng guō
    成语解释:
    城郭:城墙。城郭还是旧有的,可都不是原来的。感叹事态变迁,物是非。
    成语出处:
    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非,何不学仙冢垒垒。”
    119

    率兽食

    成语拼音:
    shuài shòu shí rén
    成语解释:
    率:带领。带着野兽来吃。比喻统治者虐害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也。”
    120

    怨声载道

    成语拼音:
    yuàn shēng zài dào
    成语解释:
    载:充满;道:道路。怨恨的声音充塞道路。形容群众普遍的强烈的不满和怨恨。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固传》:“前孝安皇帝内任伯荣、樊丰之属,外委固广、谢恽之徒,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怨声载道。”
    * 关于人民的成语 形容人民的成语 描述人民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