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人民的成语 (210个)

    121

    饿莩遍野

    成语拼音:
    è piǎo biàn yě
    成语解释:
    莩:饿死的。到处是饿死的。形容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
    成语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也。”
    122

    反面教员

    成语拼音:
    fǎn miàn jiào yuán
    成语解释:
    反面:坏的消极的一面。指与为敌的的言行。指能从反面教育或事。
    成语出处:
    毛泽东《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它是全世界的反面教员。”
    123

    水深火热

    成语拼音:
    shuǐ shēn huǒ rè
    成语解释:
    像在深水里;如在烈火中。比喻生活极为痛苦或国家灾难深重。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124

    拔葵去织

    成语拼音:
    bá kuí qù zhī
    成语解释:
    比喻做官的不与争利。
    成语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 逸》:“濯裘布被,拔葵去织。”
    125

    暴敛横征

    成语拼音:
    bào liǎn héng zhēng
    成语解释:
    指强征捐税,搜刮财富。
    成语出处:
    清 薛福成《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疏》:“一经我设立领事,彼不免喧宾夺主之嫌,以碍其暴敛横征之举,所以始必坚拒,继则宕延。”
    126

    东征西怨

    成语拼音:
    dōng zhēng xī yuàn
    成语解释:
    语本《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本谓商汤向一方征伐,则另一方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己。后因以“东征西怨”谓帝王兴仁义之师为除害,深受百姓拥戴。
    成语出处:
    语出《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
    127

    潢池弄兵

    成语拼音:
    huáng chí nòng bīng
    成语解释:
    潢池:积水塘;弄兵:玩弄兵器。旧时对起义的蔑称。也指发动兵变。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循吏传 龚遂》:“其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128

    击壤鼓腹

    成语拼音:
    jī rǎng gǔ fù
    成语解释:
    原谓吃得饱,有余闲游戏。后用为称颂太平盛世之典。
    成语出处:
    《庄子 马蹄》:“夫赫胥氏之时,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129

    秋毫不犯

    成语拼音:
    qiū háo bù fàn
    成语解释:
    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的利益。
    成语出处:
    《史记 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封府库,而待将军。”《后汉书 岑彭传》:“持军整齐,秋毫无犯。”
    130

    荼毒生灵

    成语拼音:
    tú dú shēng líng
    成语解释:
    荼毒:毒害、残害;生灵:指百姓。指残害
    成语出处:
    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 德祐表诏》:“庶免大军前去,荼毒生灵。”
    131

    亡国之音

    成语拼音:
    wáng guó zhī yīn
    成语解释:
    原指国家将亡,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困。”
    132

    宣之使言

    成语拼音:
    xuān zhī shǐ yán
    成语解释:
    宣:疏通,宣导。宣导,使他们敢于发表议论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者,宣之使言。”
    133

    愚弄

    成语拼音:
    yú nòng rén mín
    成语解释:
    欺骗捉弄老百姓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四年》:“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
    134

    拥政爱

    成语拼音:
    yōng zhèng ài mín
    成语解释:
    军队拥护政府,爱护
    成语出处:
    135

    悲天悯

    成语拼音:
    bēi tiān mǐn rén
    成语解释:
    悲天:悲叹时世;悯:哀怜;悯:怜悯众。对混乱的时世感到悲伤;对困苦的表示怜悯。
    成语出处:
    清 黄宗義《朱远墓志铭》:“嗟乎!远悲天悯之怀,岂为一己之不遇乎!”
    136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成语拼音:
    héng méi lěng duì qiān fū zhǐ,fǔ shǒu gān wéi rú zǐ niú
    成语解释:
    横眉:怒目而视;千夫指:众都指责;孺子牛:甘为为服务的。指对待敌决不屈服,对大众甘愿服务
    成语出处:
    鲁迅《自嘲》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37

    心归向

    成语拼音:
    rén xīn guī xiàng
    成语解释:
    向:归向,向往。指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成语出处:
    《晋书·熊远传》:“心所归,惟道与义。”
    138

    心所向

    成语拼音:
    rén xīn suǒ xiàng
    成语解释:
    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成语出处:
    《旧唐书 隐太子建成传》:“而秦王勋业克隆,威震四海,心所向。”
    139

    投畀豺虎

    成语拼音:
    tóu bì chái hǔ
    成语解释:
    畀:给与。原指那种好搬弄是非的,要把他扔出去喂豺狼虎豹。形容群众对坏的愤恨。
    成语出处:
    《诗经 小雅 巷伯》:“取彼谮,投畀豺虎。”
    140

    下愚不移

    成语拼音:
    xià yú bù yí
    成语解释:
    移:改变。下等的愚,决不可能有所改变。旧时儒家轻视劳动的观点。也指不求上进,不想学好。
    成语出处:
    《论语 阳货》:“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 关于人民的成语 形容人民的成语 描述人民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