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人民的成语 (210个)

    161

    节用厚生

    成语拼音:
    jié yòng hòu shēng
    成语解释:
    节:节制,减省;厚:宽厚。节约用度,充裕生活
    成语出处:
    唐·杨炯《梓州官僚赞·参军中山张曼伯赞》:“谦谦曼伯,不逾规矩,节用厚生,保家之主。”
    162

    明刑弼教

    成语拼音:
    míng xíng bì jiào
    成语解释:
    弼:辅助。用刑法晓喻,使们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
    成语出处:
    《尚书 大禹漠》:“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
    163

    穷光蛋

    成语拼音:
    qióng guāng dàn
    成语解释:
    指贫苦
    成语出处:
    钱钟书《围城》:“这次兵灾当然使许多有钱、有房子的流落做穷光蛋,同时也让许多不知多少穷光蛋有机会追溯自己为过去的富翁。”
    164

    去末归本

    成语拼音:
    qù mò guī běn
    成语解释:
    去:弃;末:非根本的,古时称工商等业为末业;本:根本的,古称农业为本业。使离弃工商业,从事农业,以发展农业生产。
    成语出处:
    《后汉书·章帝本纪》:“比年阴阳不调,饥馑屡臻。深惟先帝忧之本,……诚欲元元去末归本。”
    165

    四海之内皆兄弟

    成语拼音:
    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
    成语解释:
    世界各国的都象兄弟一样。“四海”指天下,全国。表示天下的都像兄弟一样。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166

    天下为公

    成语拼音:
    tiān xià wéi gōng
    成语解释:
    天下是大家公有的。原指不把君位当成一家的私有。后指国家的一切都属于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67

    天与

    成语拼音:
    tiān yǔ rén guī
    成语解释:
    旧指帝王受命于天,并得到拥护。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
    168

    下车泣罪

    成语拼音:
    xià chē qì zuì
    成语解释:
    旧时称君主对表示关切。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说苑 君道》:“禹出见罪,下车问而泣之。”
    169

    休养生息

    成语拼音:
    xiū yǎng shēng xī
    成语解释:
    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生息:口繁殖。
    成语出处:
    唐 韩愈《平淮西碑》:“高宗、中、睿,休养生息,至于玄宗,受报收功。”
    170

    朝令夕改

    成语拼音:
    zhāo lìng xī gǎi
    成语解释: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无所适从。
    成语出处:
    唐 元稹《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烦,自非有为而为。”
    171

    置水之情

    成语拼音:
    zhì shuǐ zhī qíng
    成语解释:
    表示对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庞参传》:“棠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于户下。主簿白以为倨。参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
    172

    置水之清

    成语拼音:
    zhì shuǐ zhī qīng
    成语解释:
    置:放。表示对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
    成语出处:
    唐·刘禹锡《答饶州元使君》:“置水之清必励,则知敬。”
    173

    哀哀父母

    成语拼音:
    āi āi fù mǔ
    成语解释:
    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成语出处:
    《诗经 小雅 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174

    白色恐怖

    成语拼音:
    bái sè kǒng bù
    成语解释:
    白:惨白。指反动派残酷镇压的恐怖气氛。
    成语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关于新文字》:“然而他们却深知道新文字对于劳苦大众有利,所以在弥漫着白色恐怖的地方,这新文字是一定要受摧残的。”
    175

    多难兴邦

    成语拼音:
    duō nàn xīng bāng
    成语解释:
    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176

    箪食壶浆

    成语拼音:
    dān sì hú jiāng
    成语解释:
    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食:食物;浆:汤用箪盛饭;用壶盛汤;犒劳军队。形容群众热情迎接和款待自己所爱戴的军队。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
    177

    饿殍满道

    成语拼音:
    è piǎo mǎn dào
    成语解释:
    殍:饿死的。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成语出处:
    汉·仲长统《昌言·损益篇》:“坐视战士之蔬菜,立望饿殍之满道,如之何为君行此政也。”
    178

    饿莩载道

    成语拼音:
    è piǎo zǎi dào
    成语解释:
    莩:饿死的。载道:满路。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亦作“饿殍载道”、“饿殍满道”。
    成语出处:
    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席氏多贤》:“迨父殁未几,适当明季,蝗旱不登,饿莩载道。”
    179

    犯上作乱

    成语拼音:
    fàn shàng zuò luàn
    成语解释:
    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的反抗、起义。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80

    刮地皮

    成语拼音:
    guā dì pí
    成语解释:
    比喻贪官污吏千方百计地搜刮的财产。
    成语出处:
    《新唐书·程日华传》:“马瘠士饥死,刺史不弃毫发恤吾急,今刮地以去,吾等何望。”
    * 关于人民的成语 形容人民的成语 描述人民的成语。

热门推荐